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 安静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安静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利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
        身份证号码:23020219891224xxx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利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有效保障了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因而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而防渗技术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提高对防渗技术的重视程度。文章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探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
        引言
        在当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水防渗漏问题是其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的应用质量来说,其渗透情况的发生会从整体上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效益。当前水利工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多,而防渗施工工作的完善是保障水利工程应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防渗施工的技术应用与建设成果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1.1自然因素
        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环节多、施工条件复杂,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在复杂的野外条件下,无论是地势地貌、水文条件,还是当地的气候条件,都会给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大坝、引流渠等部分的施工中,需要处理好地表水、地下水的问题,否则就很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1.2人为因素
        (1)设计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对一定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改造内容更多。这意味着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查分析,制订更为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如果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采用的整体或细节设计方案不合理,会导致后续施工难度增加,进而引发各类渗漏问题。(2)施工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复杂,对施工单位团队素养的要求较高。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环节中采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比较落后,或是与当地环境特点不相符,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导致渗漏问题。另外,部分一线施工人员不具备严谨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中没有做到严谨、细致,加上施工过程的巡检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渗漏问题。
        2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2.1灌浆施工技术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还可采用灌浆的施工技术,在该技术中还存在多种技术,如,高压喷射、坝体劈裂等。其中高压喷射是较为基础的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依靠较大的压力进行使用。通过高压喷射可有效将浆液喷射到具体的裂缝中,并使其逐渐固化,可有效增强其稳定性。同时在该技术中,喷射的方式还存在着不同之处,有定喷、旋喷等对重方式。施工人员需根据具体渗漏的位置进行准确判断,继而选择合理的方式,有效起到防渗的作用。同时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渗漏现象还可使用坝体劈裂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将浆液灌入到孔内,从而提高坝体的强度,有效对坝体中存在的裂缝进行充分修补,避免再次出现渗水的现象,不断加强结构的稳固性。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采用石层帷幕的技术,将水泥等材料的进行混合,形成帷幕结构,可将其充分的应用在工程施工中。在该技术应用时,其材料中包含卵烁石,具有较强的硬度,有效起到防渗的效果。

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对出现渗水的原因展开分析,了解渗漏的具体情况,以此选择合理的防渗技术,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防渗的目标。
        2.2防渗墙的施工技术
        近年来,水利工程渗水的现象频频发生,施工人员根据该现象进行不断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渗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应用该技术,可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防渗墙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利用该技术不仅有着防渗的功能,同时对灌溉以及防洪均有着良好的作用。防渗墙包括锯槽法以及深层搅拌法两种方式,均可以改善工程施工中的渗漏现象。在实际应用中,需建立水电站,有效进行充足的发电,满足施工的需求,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若出现渗水的现象,容易造成该地区人们无法正常用电,影响其日常生活。因此,在施工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如,针对筑坝土料的因素形成渗漏,施工人员可利用深层搅拌的方式,进行防渗工作。在筑坝的内部需要搭建高强度的墙体,将水泥喷入到筑坝内,并将水泥与土体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一道防渗墙,可有效减少渗漏的现象。同时对于渗漏的地方有较多的碎石,可采用锯槽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将渗漏的部分进行充分切除,并完善渗漏的部分,继而以此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
        2.3土料防渗层施工技术
        该项技术指的是通过土料的混合以及压实来改善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在实际的土料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该项工艺所拥有的优势在于材料简单,施工成本低。因此在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土料防渗技术其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方式。在实际的防渗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于土料的粉碎以及农业水利工程表层杂物的清理,合理配置混凝土比例,通过先干后湿的施工方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以分层浇筑的形式开展防渗技术的施工,最后通过对于防渗能力的检测来保障整个土料防渗技术的应用效果。但是该项技术具有取材简单,工艺简单的特点,也存在着抗冻性能较差的实际问题。在该项技术的施工及应用过程中,后期水利工程的养护过程中要对土料防渗层进行持续的关注与保养。
        2.4沥青防渗施工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可采用沥青等材料,有效起到防渗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展开清理工作,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细小的颗粒,对整体的施工造成影响。并应当将底部压实,防止其土层中出现缝隙,导致渗漏的现象发生。在清理完成后,需在其表面洒水,确保底层的湿润,便于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有关工作。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利用设备喷洒沥青,继而可有效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在6 mm左右,具有不透水的功能。同时施工人员利用素土对其加强保护,防止薄膜受到外界的损坏,无法起到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还需利用沥青的混凝土展开工作,并将碎石以及砾石等有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将其加热,可有效的用于施工中。在对混凝土运用中,对其保护面的厚度也有相应要求,需使其保持在12cm左右,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
        结语
        防渗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有着保障农业生产,保证水利建筑工程应用效果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防渗透施工的过程中,要通过对于施工背景的有效分析,结合以有效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保障防渗技术施工的施工效果,同时以日常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防渗技术的施工,以水利工程防渗能力的提高来促进水利事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叶柏阳,孙益松,周松松.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36-137.
        [2]杨勇,张晓蕾.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2-113.
        [3]阮云龙.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的施工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