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养殖中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期   作者:吐乎提布卫·库尔班
[导读] 综合国力水平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长

        吐乎提布卫·库尔班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兽医站  835313
        摘要:综合国力水平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各地区对于食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实际家畜以及牲畜养殖过程中需要从跟本上做好各类安全隐患的杜绝,来保证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推广标准。就当前整体社会经济环境情况分析来看,生态畜牧养殖业所受到的重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为了能够实现对于放心肉制品的食用,养殖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研究以及预防处理。
        关键词:牛;羊;养殖;细菌性;传染病
        牛羊是畜牧养殖中非常常见的养殖类型,也是细菌性疾病发病较高的种类,如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未能及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对牛羊的健康生长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牛羊胃肠道内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如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条件变化,则会导致牛羊群体自身的抵抗力低下。随着动物养殖工作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于养殖过程中科学免疫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做好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1牛羊养殖的细菌性传染病的性状与发病原因
        1.1肉毒梭状中毒症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菌类型,肉毒梭菌中毒之后牛羊会出现运动神经麻痹、体温正常、流血严重、舌头伸出体外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误食了腐败的尸体或者饲料所致,肉毒梭菌会产生非常强的外毒素,如发生此情况之后,可能会导致牲畜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其死亡之前意识以及体温基本不会出现变化,肉毒梭菌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A、B、C、D、E、F类型。
        1.2羊梭菌性病毒
        羊梭菌性病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梭状芽孢杆菌中的微生物感染所致,该类菌种的感染渠道主要为消化道系统,在绵羊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其生长到6-18个月之间,常见的羊梭菌性病毒发病时期,基本都会出现雨水较多、空气潮湿的情况,羊梭菌性病毒感染之后的发病速度比较快,症状主要以口吐白沫以及嘴角抽搐为主,该类牲畜的死亡速度非常快,且死亡之后的尸体解剖可见肾脏存在严重出血、肾脏软化。该类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出现大范围发病,因此需要做好相关预防管理[1]。
        1.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牲畜在日常进食时使用了感染沙门氏菌的饲料而造成的,主要是由于牲畜在饲养管理中的管理工作不完善,导致其存在误食或者误饮的情况,沙门氏菌的传播性非常广泛,且其自身的耐低温能力非常强,如出现沙门氏菌感染情况之后,牲畜会出现全身无力、精神状态差、发烧、腹泻等情况,严重情况下也会导致牲畜死亡。
        1.4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感染后牲畜会出现精神萎靡以及尿血等情况,巴氏杆菌主要集中在牲畜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之中,如在牛羊饲养过程中,未对饲养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则会导致该类病毒大量存在,甚至悬浮于空气之中,导致牲畜感染。该类病菌感染之后会对牛羊的受伤部位、呼吸道以及消化系统进行刺激,导致该类菌种进入牲畜血液导致出现败血症的情况,该类病菌感染之后,牲畜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死亡,其致死率也是非常高的[2]。


        1.5其他细菌病类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外,还会出现多种类似的细菌性传染病,此类传染病的出现,对于牲畜的安全问题均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常见的主要为大肠杆菌、羊链球菌、破伤风等,在实际营养养殖中需要加强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重视。
        2牛羊细菌性传染病在养殖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2.1肉毒梭状中毒症
        肉毒梭状中毒症在预防方面首先需要加强对于牛羊食物来源的卫生控制,需要选择正规厂家高质量饲料进行喂养,同时需要加强对于养殖环境的消毒管理,及时对养殖场内出现的动物尸体以及腐败物品进行清理,同时需要加强对于感染牲畜的隔离,避免出现大范围传播等情况,如某地区出现肉毒梭状中毒症发病频率过高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疫苗的接种预防[3]。
        2.2羊梭菌性病毒
        羊梭菌性病毒的预防需要从其病毒源进行预防措施的开展,需要加强对于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以及监督检测工作,提升牲畜养殖的通风效果,需要及时对牛羊养殖中空气不流通封闭性较强的养殖地点进行改良处理,同时需要积极进行高发期三联疫苗注射工作的开展,对牛羊养殖中的羊梭菌性病毒发病进行抵御,如已经出现发病情况,可通过强心剂抗生素等药物为发病牛羊进行抢救工作,同时需要将其进行隔离治疗观察,避免出现不感染他其他牛羊的情况。
        2.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杆菌的预防需要从思想工作方面进行调整以及完善,需要针对性进行沙门氏菌的消毒,保证牲畜在摄食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养殖者需要自行储备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现发病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处理,提升治愈率。
        2.4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的病原菌存在地点非常广泛且病原复杂,因此需要对养殖的牛羊做好相关疫苗的这种处理,保障巴氏杆菌的预防效果,同时需要加强相关卫生管理以及养殖场的消毒处理,提升对于畜牧饲料的安全重视,做好相应的食物以及饮用水的质量保证,提升牲畜的抵抗能力[4]。
        2.5其他细菌病类
        针对其他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同样需要从养殖工作方面进行卫生安全的保证以及强化,需要重视牲畜饲料以及饮水的健康性以及安全性,细致认真的对各类疾病进行相应的预防以及处理,进行基础常用医疗药物的储备,如在牲畜发病之后,能够进行细致的甄别以及及时用药,提升治疗效果。
        结束语
        综上可知,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综合分析来看,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养殖人员进行重视和调整,需要加强对于牛羊养殖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做好环境的卫生保护工作,来降低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类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完善相关预防措施,保障养殖环境的卫生性以及养殖质量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对于牛羊养殖产业产生的影响,以保证畜牧养殖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v.15(06):136-136.
[2]李亚玲.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防治途径[J].中国畜禽种业,2019,015(011):165-166.
[3]付亚男.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类别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v.16(03):109-109.
[4]加娜尔·黑孜尔汗.牛羊细菌病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No.524(08):137-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