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蔡良斌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蔡良斌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更为突出。
        广东弘基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暖通空调在实际运行期间会有消耗大量电能,也属于我国所普遍关注的一方面能源问题,而在这一背景下,暖通空调各项新技术也不断被研发利用开来,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机电安装项目工程当中暖通空调全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可以为后续更多技术专家和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机电安装;新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对电能利用方面的需求量逐渐增长,机电安装项目工程逐渐增多,暖通空调,属于能源消耗主要源头之一,更属于机电安装项目工程的核心内容。只有把握好暖通空调各项新技术,了解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才可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促进暖通空调科学技术持续的进步发展。
        1、全新技术
        1.1 在能源利用层面
        所谓能源利用,即可再生性质能源利用,该层面内容以地源热泵、太阳能的热水及光伏系统这些为主。在地源热泵技术层面,选定高效化地源热泵类空调系统,夏季空调内部冷却水是由闭式的冷却塔与地埋管式换热装置所提供,在冬季则是经地埋管式换热装置自土壤当中实现热量提取。实行双U型并联埋管,竖直埋管100m深度,经热响应测试实验操作即可获取;在夏季埋管每延米可放57W热量,而冬季情况下埋管每延米可放46W热量。依照着项目工程节能设计层面各项要求及标准,设21口钻孔,冬季设77kW取热量、夏季设95kW放热量。选定单台80m³/h流量闭式的冷却塔两台,夏季设500kW放热量,设大富余容量,着重考虑到过渡季节冷却塔实际应用期间自然冷却层面要求和标准。工程技术员选定被动式科学技术后,夏季环境下空调的冷负荷为冬季实际热负荷5倍以上,地源热泵依照着冬季实际需求实施系统设计,在夏季需联合着冷却塔实现供冷运行,地埋管实际规模及成本得以节约,冬夏季热不均衡性得以减少,过渡季节可实现免费供冷,整个设计技术方案十分合理且经济;那么,在太阳能的热水及光伏技术层面[1]。机电安装项目当中,建筑物两层沐浴室和操作间通常均有着热水使用需求,为满足于生活热水根本需求,需设太阳能的热水系统,将其合理设定至建筑屋顶部位,确保其具备着抗冰雹、抗震、抗风、防过热、防冻等各项工作。此机电安装项目当中暖通空调实际安装期间,技术员需注重可用空间的合理应用,安置好特定量太阳能式光伏电池板,便于为建筑外部景观照明提供电力供应。
        1.2 在能量回收层面
        机电安装项目当中暖通空调实际安装期间,新风系统选定全热回收形式的新风机组。该全热回收形式的新风机组内部,转轮内排风和新风实现全热交换运行,排风当中余热和余冷均得以有效利用,可满足于冬季加湿与夏季除湿层面需求。冬季环境下,建筑外部新风温度如处在较低状态,新风直接混合回风,饱和状态即可达到,会有凝结水产生,故冬季新风混合回风前期,应增设新风预热处理节点[2]。
        1.3 在自然采光与通风层面
        安装暖通空调期间,以光线反射为基本原理,外窗最适宜高度,将搁板设定好,阳光照射至搁板后反射至天花板,经天花板逐渐反射至建筑物内部更远位置,建筑室内实现充分自然采光,开灯需求得以降低,照明能耗得以降低。建筑物呈圆柱形结构,内部设中庭,在室内环境中通风口的位置均需设定为对称分布状态,对自然通风十分有利。过渡季节,需注重中庭烟囱效应有效利用,借助建筑物外部新风将室内余热余温带走。
        1.4 在新风量层面
        结合现代建筑冬夏两季通风和温度调节需求差异,采用新风量技术,借由室外部的新风资源,促使内外部空间可实现置换和对流,赋予暖通系统自然降温与通风供热功能,将室内人工的冷热空气源实际工作量降低,确保暖通系统总体运行效率得以提升。


        1.5 在集成制冷机房层面
        节能,属于集成制冷机房一大特点,它是以三维仿真科学技术为核心,可确保空调系统维持高效节能化运行状态,在设定制冷量期间,借助集成制冷机房该项技术,可借助气温变化发挥制冷作用,全天候自我维护及控制功能发挥后,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不仅可维持暖通空调良好运行状态,且可达到良好节能效果。集成制冷机房该项技术,它属于暖通空调实际安装作业期间重要技术保障,更加可以确保暖通空调维持流畅化运行状态,为技术管们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集成制冷机房该项技术,它可有效利用系统集成化技术,并借助仿真校核科学技术分隔处理绽放系统装置,方便清洗处理制冷机房,让其维持整洁状态,把提供冷源相应绽放系统装置合理加载至钢结构当中;此外,集成制冷机房该项技术之下,可确保便捷性运输和安装拆分制冷机房,而后再予以合理组装操作。在集成制冷机房该项技术辅助下,机电工程当中暖通空调整体安装技术操作水准及效率均可得到有效提升。
        2、发展趋势
        2.1 注重环保材料的开发利用
        伴随合成材料、高分子的材料科技持续进步发展,为更好地保障暖通空调总体安装质量和效果。针对于所需使用大量的新型材料暖通空调,有着诸多益处,如以充分满足于空调设备零部件各项性能为基础,将零部件自身耐高温特性、耐腐蚀特性及硬度增强,尽可能地减少金属类污染物实际含量,总体上改善暖通空调设备结构设计,避免造成严重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结构、传统钢制结构零部件,现已无法满足于当前暖通空调设备结构设计方面需求。故而,暖通空调有关机电工程项目单位务必增加对设计及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发及利用新型环保材料,确保暖通空调的总体结构能够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相吻合,确保暖通空调总体安装技术水平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2.2 注重新制冷剂的开发
        在新型的制冷剂开发方面,我国现已获取一定成效,全新制冷剂现已被开发研究出来。丙烷,它属于一种无味无色的气体,-187.6℃的熔点、42℃的沸点,其相对的温度差是145.5℃,且>氟利昂相对的温度差128℃[3]。处于相同条件之下,相比较氟利昂,丙烷制冷效果十分显著。如果借助该类型制冷剂,便能够促使空调设备传热系统实际体积缩小,实现传热结构有效简化,提升暖通空调内部传热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优化效果。现阶段,此项技术已符合实用化各项标准,在国内已建立起丙烷类型空调专业生产线。但是,我国在新型的制冷剂开发方面,仍然需增加开发力度,便于更好地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落实好暖通空调总体安装实践工作[3]。
        2.3 注重空调的信息化控制
        空调信息化控制,即为变频技术,属于暖通空调总体优化设计重要手段,通过实行空调信息化控制,确保空调设备感知到外部环境温变情况后,对自身运行状态实施自主化调控,可以实现电能消耗量的有效控制,凸显出暖通空调总体的节能优势,这与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相吻合,更是暖通空调今后的一个技术优化方向或者趋势。
        3、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机电安装项目工程当中,暖通空调所涉及到新技术相对较多,如能源利用、能量回收、然采光与通风、新风量、集成制冷机房等,而注重环保材料及新制冷剂的开发利用、空调的信息化控制等将成为其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便于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确保机电安装项目暖通空调设备安装工程得以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孙维龙,张航,黄万林.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J]. 居舍,2018,10(017):587-588.
        [2]杨婷婷,王利. 试论暖通空调工程机电系统安装施工技术[J]. 中国房地产业,2019,20(004):168-169.
        [3]潘振新. 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安装施工工艺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4(012):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