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牙甫泉镇中心小学 844200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逐渐融入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情感教学便是其中之一。情感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下文将对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应用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语文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采用情感教学模式,以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对小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认知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适当地将情感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1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方面很简单,该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真正的校园,对教师的正面表扬或者负面的批评都比较敏感,这种对自身带有评价色彩的情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给予的每一个小小的奖励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同,对增加学生的自信有一定的帮助,并化为前进的动力,而教师每一个小小的责备都有可能让认知不足、性格敏感的学生感觉到自卑,并且刻骨铭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适当的激励可以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爱。
1.2 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情感教育的渗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也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情感教育与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内心想法,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1.3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形成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该阶段的学生刚刚经历过学前教育,模仿能力较强,并且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渴望去探索、感受情感的魅力,教师作为周围同龄人之外的“大人”,理所当然成为许多学生的关注对象。然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无法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两者相互冲突,致使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不全面。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模式,以身作则发挥出情感教学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利用语文课程中充满美感的语言,通过情感教学的模式传达给学生,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加深对美的感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还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2 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 将短视频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总是有一颗好奇的心,很容易被吸引。所以教师要想将情感教育更好的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就必须找寻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了短视频,所以老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可以利用短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通过短视频新奇、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能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篇古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预习古诗内容,同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找寻有关《静夜思》写作背景的短视频,在课堂上对这些短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让学生通过短视频更好的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与作者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
2.2 创设情境,发掘学生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感情的认知较为单一,而且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其价值观、个人思维容易受到文章本身情感倾向的影响,自身的情感态度很容易随着文章的情感发生变化,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并不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丰富的真实场景中,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深入了解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以此来丰富自己情感认知的层次性。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可以上台当导游,以导游的形式向其他学生讲述圆明园的建成以及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音乐背景和图片材料,让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一边滑动图片,一边配合进行讲解,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场景中。在详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被毁灭的那一刻的痛心,同时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完圆明园相关的历史和知识之后,教师再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3 教师要尊重学生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所喜欢、擅长的东西都不同,教师一定要尊重这种差异,设身处地地理解到每个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使用亲切的语言、适用于文章情景的教态来教学。在处理学生矛盾的时候,要根据真实的情况,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情绪的同时,也让学生认知到自身的错误,将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与殷殷期盼相结合,通常会产生良好的情感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意识与理解,虽然自身的认知能力还不太明确真正的是与非,但是也能分辨出基本的情感传导,懂得做得正确就会受到表扬,错误就会得到批评。但是不管什么年龄阶段的人们,都渴望得到尊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切记不可以体罚学生,或者作出侮辱学生的行为,坚持正面积极的教育,通过情感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有足够信心进行改正。
2.4 对课后评价机制进行优化
在整体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使学生进行有效的主观学习与思考,由此,相应的教师需要充分的对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行合理化与积极化的评价,进,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获得有效的培养,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够获得有效的引导。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课程评价,而小学生就其自身特性而言,拥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并且往往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予以充分的关注。尤其重视教师对于其所拥有的关注程度,而学生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存在的集体意识相对薄弱,由此教师在整体课堂教学或者课后总结时,需要对于小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行效的反馈决定说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奖励及肯定或者以书面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从而使学生的自身情感认知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使小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从各类束缚中予以解放,使其能够充分对自身的优势及特点进行有效的发挥,使其对各方面的信息息行有效的梳理,使其能够充分的对情感教育进行有效的应用,对语文进行有效的学习,使相应的情感教育目的得到有效的达成。
3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已经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教育理念,其中情感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需要将学生当作健全的人去看待。“人”是有感情的,能够对事件作出评判,对事物作出感应的生物。对此,教师一定要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学,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感触。
参考文献:
[1]黄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23-24.
[2]赵昕.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意义[J].新课程,2020(4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