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施新课标中学无机化学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   作者:李子洲
[导读] 无机化学是中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走入化学大门的必经之路。

        李子洲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川西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563
        摘要:无机化学是中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走入化学大门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衔接中学无机化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等都是无机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中学无机化学特点、教学内容衔接、教学策略等,希望能够提升中学无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大学新生;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进入高中后,无机化学的知识点较多,化学理论非常复杂。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学习效果难以提升,化学成绩逐步下滑。而无机化学学习作为衔接高中和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形成化学学科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提升无机化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化学基础,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无机化学教学特点
        从国内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来看,许多省份采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并且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的修订。但是基本上包含了三大模块,如化学元素、物质结构以及反应原理等。但不同版本的教材其版式结构都有所不同,各个模块中的教学内容较为独立,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对于无机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开展讲授无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教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频次较少,对于化学元素内容讲解也较少。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元素已经有了基本认识,而忽略了部分学生的基础不牢,化学知识整体结构不完整。
二、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无机化学在教学时间、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编排教学内容,注重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良好衔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学习,融会贯通前后知识,对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从初中教学内容来看,无机化学主要是包含了化学元素组成,从分子原子层上研究物质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等内容,高中阶段则是将化学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处理。比如必修1、必修2和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其中涉及无机化学内容主要有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平衡、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等内容。总的来说初中和高中化学元素、物质结构以及反应原理等都有所涉及,但是初中教学内容相对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高中开展化学时,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从而为学生的无机化学制定相应的学习框架。
        2.前后章节内容的衔接。从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来看,涉及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内容,但是目前教材许多内容都是先介绍实验的原理,然后再引入实验的内容。本文认为在教学前应当介绍物质的物理结构,根据物理结构然后认识到化学物质的性质。另外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各个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如化学平衡反应;物质结构内容中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晶体结构等内容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时联系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容,有利于梳理高中化学教学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或者是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视频教学等方式来开展教学,但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合实验教学进行融合。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对于探究性的实验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在实验课堂上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提升实验能力。
三、无机化学教学策略
(一)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兴趣
        在化学学科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培育学生社会责任以及科学精神,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无机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等核心要素。比如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在课堂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以及我国铝生产的历史,最后教师强调生活中铝制品餐具的健康知识,再比如学习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时,教学中可以引用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削铁如泥”,根据生活认识的规律,金属一般质地坚硬,因此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有没有和泥土一样软的金属呢?”再如学习二氧化硫时,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硫对于空气的影响。无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和经验中找出具有探究性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理论结合实际、多做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关注教材中的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知识都是高中必修科目重难点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进行紧密的联系,比如在离子反应的化学实验中,通过开展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实验现象。(1)当学生看到讲台上的是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浅并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物时,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有两种化学物质在反应时,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有谁知道这两种物质吗?”(2)当学生了解到是NaOH与CuSO4这两种物质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是哪三种现象。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开始重视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育。为了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化学实验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考验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如酸碱中和反应中,在教学前设置好实验目标,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对于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评价。
        采用微视频教学,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采用微课教学,演示实验教学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并且许多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未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将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等化学反应的视频录制好,在课堂上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
        采用分层教学,许多学生在刚接触化学内容时,由于无法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化学成绩下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习题,以便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追上化学课程教学进度。
结语
        总的来说,无机化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无机化学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彼此交织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程标准找到教学的生长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红曼,蒋诗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联系的初步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05,26(B06):104-106.
[2]舒思然.信息技术与高中无机化学融合的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
[3]洪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新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19, 000(029):92-93.
[4]汤桂珍.浅谈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J]. 读写算:教师版, 2019, 000(001):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