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森
广东省雷州市第五中学 广东省 雷州市 524200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重点内容,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三观构建的重要时期,初中班主任理应与时俱进、深入探究,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班级管理,助力学生优秀品格的构建。本文结合班级学生情况推行多种德育管理措施,效果最为显著的管理策略可分为理性制度、德育活动、心理教育、红色活动、法治教育、集体活动等六大板块。本文即对此展开论述,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立德树人;管理实效
引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激活了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初中阶段学生面临中考、升学、社会压力、父母期盼、教师教诲、同龄对比情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学生若思想道德、心理出现问题,不仅有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交流,而且有碍于社会的发展。加强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良好道德品格。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新时代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理念皆将立德树人提升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同等地位上,拔高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1]。初中学生面临中考、升学、外界压力等,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出现叛逆、暴躁、孤僻、抑郁、厌学等问题,影响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时代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一来有助于引导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加强初中班级管理有助于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助力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二来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融入立德树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发展学生的集体素养、爱国精神、人文素养、劳动品质等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展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初中班级管理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1.理性制度约束学生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身处青春期的学生在自觉性、纪律性方面存在叛逆心理,教师要牢牢把握理性制度的“度”,以民主、人本的班级理性制度来约束初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打造学生自律、学习主动、氛围和谐、文明友好的班级氛围。如班级的班规班纪可从班级纪律、班级卫生、学习情况、住宿纪律等多个方面制定。班级纪律方面细化到上课纪律、做操纪律、穿戴纪律、生活纪律等,细化完成后打印成表分发给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负责记录、扣分;班级卫生则分为值日卫生和个人卫生。值日生当天需做好自身职责;学生个人需保持座位底下干干净净;班级学习纪律则有上课学习认真情况、作业完成认真情况、考试进步情况等等,确保学生能每日进步一点点;住宿纪律则分为早晚自习、寝室管理、寝室卫生等。班级制度以大方向为主,由学生来掌握小细节,以此满足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2.德育活动培养学生思想三观
初中阶段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想法,部分学生吃软不吃硬,且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他人的表扬和激励,因此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利用“德育银行”制度来培养学生的思想三观。如班主任可利用Excel表格制作周期德育积分、月度德育积分表,以流动小组长的形式确定好每天的积分记录小组长,并制定积分获取制度。积分制度可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宿舍情况、班规班纪遵守情况、好人好事获得、行为习惯养成、荣誉获得等相关。对应的积分奖品可包含免除一天劳动、免除一天作业等诱惑,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约束、自觉学习、自我进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三观。
3.心理教育发展学生健康情绪
初中阶段学生因升学压力和社会风气影响,可能呈现出孤僻、消极、暴躁、抑郁等极端负面情绪,不加以缓解引导,易引发学生的极端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可抓牢抓实心理小游戏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如教师可借助于学生喜欢的微信小程序、QQ小程序等,以QQ的“匿名坦白墙”和微信的“漂流瓶”为模板成立“班级心理咨询”,学生可在心情受挫时通过QQ和微信匿名发表自己的心情,班级其他同学接受信息后,可展开“心理一帮一”的教育活动,为该名学生出谋划策,缓解学生情绪,助力初中学生健康心理、乐观心态、正面情绪的培养。
4.红色活动坚定学生政治立场
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加强初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初中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初中学生沉迷于游戏、追星、奢侈品等,这些外物在他们看来比国家主权、国家名誉更重要,学生的思想三观、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出现极大问题。教师可借助红色影音和红色活动来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一是红色影音作品,初中教师可定期引导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在观看《大国崛起》、《大国外交》中了解到我国历史和革命先烈;在聆听《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作品中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等爱国情怀;二是红色活动,班主任可在春游、秋游、远足、徒步等户外活动中增加参观红色景点这一活动,带领初中学生前往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教育故事,引导初中学生感知历史、铭记历史中缅怀先烈,并自觉担负起为国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
5.法治教育落实学生法治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些不良的未成年人欺凌、霸凌、小偷小摸事件涌现在大众视野。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明辨是非能力以及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较为薄弱,极易影响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损社会的安定和谐。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可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以角色扮演和社会案例来助力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化。一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真实带入,从而在体验中明确法治的重要性。如学生可扮演网民、记者、警察、围观群众等,并设计一出“网络诽谤案例”,学生真实带入后明白拿着键盘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造谣、辱骂他人的行为非常过分;同时“警察”表露的“诽谤罪、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也能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二是社会案例,真实的社会案例能给人以警醒,班主任可搜集与青少年初中学生相关的社会案例,比如偷窃、打群架、辱骂造谣、作弊等新闻,在全面分析案例中引导初中学生明辨是非,了解后果,进而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
6.集体活动链接学生团结友谊
初中阶段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淡薄、行为孤僻,致使班级凝聚力差,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效果较差。为此教师即可借助班集体活动来放松学生心灵,在活动中链接学生友情,激活学生的团结意识。如教师可利用下课、早自习、晚修等时间,每周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举办简易、小规模的知识问答竞赛,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知识竞赛中巩固相关知识点;举办友谊慢跑、友谊篮球赛、友谊足球赛或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活跃学生情绪中锻炼初中学生的身体素养;举办小规模的班级文艺晚会,在唱歌、跳舞、小品中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三观,带领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法治精神和集体意识等。为此初中班级管理可从班级理性制度、心理健康教育、红色活动、德育活动、法治教育、集体活动入手,助力初中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飞.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3):5,7.
[2]冉芳.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中的应用[J]. 散文百家,2020(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