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探索《原理》课程的混合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   作者:何苗
[导读]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热点。

        何苗
        大连海事大学
        摘要: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从多个不同环节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望未来,雨课堂适应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雨课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混合式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特别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要论断。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新一轮教学改革迎来了春天。
一、雨课堂简介与现状分析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开发的一种课堂交互工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师生互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提供智能化与数据化的技术支持服务.雨课堂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拥有方便化、个性化、互动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积极探索并解决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之间的融合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还能拓宽学生创新性能动性思维、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 2016 年正式发布并经多次更新后,目前雨课堂已很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 PPT 和微信之中,具有实时发送 PPT、习题,签到、随机点名、弹幕、师生互动、教学情况统计等多项功能。雨课堂与思政课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手机由“低头的工具”变成了“抬头的利器”,将传统教师本体的思政课,变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课堂,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智慧教育工具。
   “雨课堂 ”教学最重要的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PPT和微信为媒介,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为手段,最终以学生对“原理”课程相关理论、原理提升获得感为目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雨课堂”教学在“原理”课的运用频率看,并不可观。 一些传统型教师还没有全面认识到“雨课堂”的作用,或者教师本身对新兴的教学媒介并不太感兴趣,认为“雨课堂”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已,真正要提高教学实效性,还需要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化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四门思政主体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学生在理解上相对困难,接受意愿比较低,教学也难以让学生喜欢。新媒体技术在《原理》课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本文以“雨课堂”在《原理》课教学中的推广运用为例,探究改变传统的教师为“本位”,重在理论灌输模式的路径,试着来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以及重视能力的培养来进行理论层面的推进。让《原理》课教师更加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依靠学生的参与以增强教学效果上来;其次,有助于教师调整传统教学手段,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将优质资源整合到教学的活动中,进而丰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再次,有助于让思政课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使教师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能力的提升;最后,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将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与传统思政课堂相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出发,充分利用雨课堂内的各项功能。同时,融合过程中存在弊端和挑战,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研究表明,合理利用雨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获得感,以及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建立高质量课程,推动应用型高校进程。
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1.教学背景分析
                                       
        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对本校19级两个教学班(每班90人左右)进行了一次对比性实验,其中 A班完全使用雨课堂软件,充分使用雨课堂的每一项功能;B 班完全不使用雨课堂,只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对 A、B 两个班级发起匿名线上问卷调查,询问“你认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使用雨课堂的效果如何”,选项 1 利大于弊(十分有效),选项 2 有弊大于利(适得其反),选项 3 利弊相抵(没有实质区别)。投票结果显示,在充分利用雨课堂的 A 班中 73%的同学认为利大于弊,使用雨课堂比普通教学更好,仅有 2%的同学认为弊大于利;在不使用雨课堂的 B 班中有 50%的同学认为利大于弊,却有 41%的同学认为利弊相抵,是否使用雨课堂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2.教学过程设计
线上课程设计:
经过教学背景分析,根据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背景,利用雨课堂公告推广慕课等一些线上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选择线上学习资源。
见面课的部署:
混合式教学的见面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雨课堂的多重功能,展开课堂考查、教师重难点分析、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活动.雨课堂能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可以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中就能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调整授课的深度和广度。
课后资源开发:
针对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课中知识点掌握程度,利用雨课堂合理安排作业推送、难点答疑、论坛讨论等学习活动。
3.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考核、知识体系考核以及教学活动组织情况评价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需要对线上课程自学情况和线下课堂授课情况综合考核.包括考查课堂效果、小组汇报、单元评测和期中期末成绩等,以起到引导与鼓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并为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提供导向和依据。
        命题。在“雨课堂”的客观题及主观题的命题范围上,遵循教学目的,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讨论问题 命题内容不要太具体,只要给出题目范围,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范围内的某个方面进行思考。不过,命题内容要囊括《原理》课程的各个章节,同时要加强各个章节之间的横行联系,尽量让命题的题目,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练带。
        共享。教师要预先收集与以上10个论题有关的资料。收集的资料,应当丰富多彩,既要有时事热点,又要有学术深度。利用“雨课堂”的课前预习公布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将每个课堂分为5-6个小组,每个小组,各选出一位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在深入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分组讨论。讨论时间为一个学时。讨论后,各小组分别选派一位代表参加课堂发言。教师对各位代表的发言,进行评分。所评的分数,作为这个小组所有成员的平时成绩。教师对学生所分析的问题,进行综合发言。
        习题。在布置客观题上,利用“雨课堂”发送单选题和多选题,针对大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发现理论掌握薄弱的环节,并在此后的授课过程中详细解读。
        
        









三、几点思考
1.“雨课堂”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原理”课的感染力。
        就“原理”课而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最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和强烈意识形态特征的一门课,是“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其实效性仍然是一个关键且值得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雨课堂 ”的运用将书本中原本抽象的十六个原理 、五十个知识点,通过手机微信和Power Point的融合,以学生愿意操作、容易掌握的方式“讲清楚、听明白”,达到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雨课堂 ”的运用 ,无论是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法还是以研讨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都能在其中得到不一样的操作体验,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从而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2.“雨课堂”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 ,更有效地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3. “雨课堂”的运用有利于完善课程考核的形式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量化机制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形成即时性评价。就目前而言,雨课堂的习题形式主要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和投票题,在对《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掌握部分,可以选择填空、单选、多选等习题形式进行考察;在对《原理》课程中需要讨论的主题环节,可以选择投票方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积极性。当前,国内不少高校陆续启动《原理》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尝试,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主观题考核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在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如何完善主观题部分的考核,并逐步适应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平台的开发者和一教师共同发挥智慧。

参考文献:
[1]邢茜.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0):26-27.
[2]宇萍.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正面效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5):30-31+81.
[3]陈慧.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3):116-118.
[4]李淑妍.基于雨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智慧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风,2019(35):69.
[5]骆育芳.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5):71-74.
[6]何丽丽.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雨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运用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128-131.
[7]李超超.思政课慕课的混合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以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167+169.
        

作者简介:何苗(1981—),女,辽宁大连人,哲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0年度大连海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基于雨课堂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混合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