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物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   作者:吕晓梅
[导读] 推动生物教学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

        吕晓梅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里辛初级中学  山东 济南 271126
        摘要:推动生物教学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扬,增添青少年身为华夏子女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中华民族青少年的基因。利用班本课程时间,在六年级的课堂中进行多种尝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物学;班本课程
        
        
        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也做出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经过各界的努力,近年来,在我们的校园中出现了让人欣喜的新气象。学生们哼唱的多是或唯美感伤或奋进激昂的国风新歌曲,很多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古筝、二胡、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相声、三句半演化成了学生们的潮流对话模式,周末时间,身着汉服成为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何能够推动生物教学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扬,增添青少年身为华夏子女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中华民族青少年的基因?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我利用每周一节的班本课程时间,在六年级的课堂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探寻身边的教材,让学校成为天然课堂
        在我校中心,有一棵50余年的垂柳,以其勤奋赶早、丰盈低调、顽强无畏的品质,成为我校精神的象征。此外,校内还栽种有松树、柿树、银杏、牡丹等,是生物学宝贵的天然课堂。通过组织学生找寻四大类植物、介绍形态特征、品诗赏词等几个过程,进行拓展学习。
        探寻藻类植物时,所有同学异口同声的说:“在小池塘中!”同学们用手直接去捞水绵,滑腻腻的感觉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本中提到的几句古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亲身体会到了利于藻类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是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我选取银杏树结种的时节,提前蒸制了白果,与同学们重点观察、品尝了银杏的种子——白果。“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几首朗朗上口的古诗,让在银杏树下品银杏的同学们体味到了古时文人雅客的意境和韵味。
        被子植物,同学们选取了我校校树——垂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最是一年春处好,绝胜烟柳满皇都。”没等我们走到柳树旁,同学们便纷纷朗诵出了多首与柳树有关的古诗。恰逢柳絮飘散,同学们仔细观察了柳树的果实,更是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飘扬,帮助种子传播”的教材内容有了亲身的体会。


        二、拓展多变的形式,让课堂成为梦想的舞台
        在一年学校元旦晚会后,很多小演员身着汉服、旗袍、马褂等各种中国传统服装,在校园内摆出舞台姿势拍照留念。这激发了我要把这美好的一幕搬到课堂上的想法。
        一开春,我与同学们在校园中仔细观察了花的结构,区分了单性花、两性花、虫媒花、风媒花等多种类型的花。设计了一个小节目——民乐伴奏伴舞《化蝶》,帮助学生理解传粉过程。我邀请了一名同学用二胡拉奏中华传统名曲《化蝶》,三位女同学化身小蝴蝶,身上粘上双面胶,用小米来模拟花粉,表演蝴蝶传粉的过程。六年级的学生纷纷沉浸其中,渐渐变得出奇的安静。几位表演的同学,虽然表演只有5分钟,但他们在课下做足了准备,他们的身上仿佛闪烁出了一丝大师之光。
        种子萌发的实验,是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在家中进行的。很多同学把自己养殖的豆芽制作成了菜肴,端上了年夜饭餐桌。看到班级群中各家丰盛的年夜饭,何不让同学们来一场报菜名大赛?开学第一节课,经过激烈的比拼,一名同学以报出31个菜名的傲人战绩获胜。一场小竞赛,同学们的记忆力、口才、临场应变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每个人都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了主角。
        三、丰富多元的知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叙事德育”实践活动,通过激扬生命的励志式叙事、动人心弦的体验式叙事、发人深省的自悟式叙事、感人至深的感悟式叙事等行之有效的叙事形式,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去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
        借助学校的平台,我设计每节课让学生自主叙述两个与植物相关的中华传统故事。同学们用发现的眼睛,从身边事中探寻兴趣点,探索其中的故事,探究其中的道理。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用叙说引领行为,促倾听内化习惯。
        一位同学讲述了隋炀帝亲自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下柳树,并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打破了很多同学认为古诗文中“杨柳是杨树和柳树的合称”的错误想法。
        校园中的牡丹鲜艳多姿,谁能想到它却是不畏强权、坚守气节的百花之王。武则天饮酒赏雪,写下诗句命百花绽放。第二天,除了牡丹,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大怒,焚烧牡丹,并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前来观赏牡丹,赞赏牡丹的高大气节。
        校园的柿树,引发了一位同学讲述朱元璋知恩图报的故事。朱元璋年少家贫,几近饿晕,看到一棵柿树正熟,便摘下柿子饱餐了一顿。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广种柿树,不忘柿树的功劳。
        对生物课程与班本课程结合,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有赖于学校给予的大力支持,我做了初步的探索。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自身的知识匮乏、课程设计不周到、学生准备不充分、课堂纪律的难维持等等,这也留给了我进步的空间。我会继续秉持学校“礼信教育,幸福人生”的教学理念,弘扬“知书达礼,笃信好学”的校训,争做“四有”好老师,精益求精上好每堂课,助力学生逐梦筑梦圆梦。
        参考文献
        [1]梁存泽.浅谈生物教学如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J].中学生物教学,2016(07).
        [2]陈雪华.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生物课堂的结合[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09).
        [3]徐斌华.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庆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012).


作者简介:吕晓梅(1987—),女,山东济南人,本科,中学生物教师,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里辛初级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