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期   作者:段海峰1 邹盛2
[导读]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够很好地传承
        段海峰1    邹盛2
        1.山东盛泰维拓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72067
        2.中国人民解放军32047部队 100091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够很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还能将建筑的品味提高一个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美学需求。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如何做到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学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符号。观察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发现,这些建筑极度缺少中国文化符号元素,缺少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把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在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增添其人情味、文化感,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文化享受,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
1、中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思想的社会文化体系,其内容包括哲学、美学、人文风俗、文学艺术、建筑等,经过几干年的历史沉淀,博大精深。它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同时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开创新的文化提供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源于我国的悠久文化,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具有超强的渗透力,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经过一代代人总结归纳,能够充分反映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无形的精神文化元素和有形的物质文化元素。物质文化元素王要包括:器物、民俗、动植物、图案符号等;精神文化元素王要包括:道法自然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天人合一精神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可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2.1精神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神元素非常丰富,本文主要分析“道法自然”这一精神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道法自然”具有深刻的内涵,蕴合着人性,更包含主体价值判断,具有超越性的人生理想与哲学理念。在建筑场地布局上,“道法自然”思想被应用在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自然环境学对建筑设计中的场地布局具有重要影响,该科学包合的因素较多,如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与政治学等,会体现在建筑设计与实践中的每项环节中,如选址、营造、设计与规划等,例如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筑设计在场地布局上可布置在河流、水塘附近,或背靠大山与丘陵等,其光线均为自然采光,在建筑过程中也多采用较科学的原料,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这样的设计更
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其二,建筑设计的整体布局更在乎空间感与艺术性,在设计此类建筑时,设计人员会为其打造出较好的艺术意境,使之形成强烈的画面感。针对建筑物的群体组织,其更为在意建筑整体的观赏性与流线性。如上海中心设计融入龙的元素,金茂大厦设计灵感取自中国古代的阁楼式塔。
         2.2物质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物质文化元素包合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图案元素以及色彩元素两方面做分析:
        2.2.1图案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不但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因此把中国传统图案融入建筑设计中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装饰图案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图案大致可分为:原始图案、古典图案、少数民族图案、民俗图案等。在查找大量资料与经过有效的市场调研后,设计人员需采用科学的方式探究建筑文化,并在建筑设计中适当的加入中国传统图案。在传统图案运用中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图案中的题材和造型。也可以把传统图案抽象化,在保持图案“本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夸张、扭曲、简化或者强化,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如图1是对汉字图案的使用,设计师对“道”字进行变形,并运用现代化设计原则对汉字进行构图,融入龙和太极这两个图案,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设计的个性和审美情趣。再如“悟”这个字,其字面意思是领会、觉醒。同时“悟”也是指一种身心境界,是一种感悟。设计师把悟字进行了拆分设计然后重组,从画面上看是师傅在给弟子讲禅,组合起来就是一种感悟。当住人们看到这一装饰时,会有一种感悟油然而生。
        
        图1:传统汉字图案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2.2.2色彩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色彩的直观感极强,会影响着建筑建筑的协调性与宜人性。建筑风格除了应带有功能性与实用性外,其美观性也需作为重点考量,建筑景观美观性的重点在其线条与质感上。科学设计与布置建筑的建筑色彩对使用者的情绪会产生较大影响,合理的建筑色彩会弥补某些建筑的缺陷。
        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根本,水、火、木、金、土对应的颜色分别为黑、赤、青、白、黄。我国传统色彩带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例如酒店和旅社,通常提供给外来或当地的游客,而游客在旅游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变化,当其看到我国传统色彩时便会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此外,在设计建筑景观的色彩时需平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当某一颜色进入多种颜色中时,应着重考虑其协调性,使单一颜色在该整体中无突兀感。当季节发生变化时,建筑景观的颜色也应进行相应改变,需体现出较强的色彩差异,丰富建筑色彩。很多建筑就地取材,使用材料本身的颜色,营造建筑的质感。
3、武汉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武汉汉口具有悠久的文化与历史,依照地理位置,其处在武汉的市中心,经济总量大,人口极为稠密。汉口江滩面积160万平方米,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3.1武汉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武汉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文化是古代楚人在楚地创立的地域文化,内容包括青铜冶炼工艺、织丝工艺和刺绣、文学、美术和乐舞等。楚文化我国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青铜文化成为构成楚文化的主体支柱之一;汉绣是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经过考古发现汉绣可以上溯到战国时的楚绣。楚绣即楚地刺绣,其风格大胆多变、大雅若俗,在历史发展中楚绣得以继承并演变成汉绣;楚剧又称楚调,是湖北地区王要的地方剧种之一,约有30。多年的历史,又被称为“京剧之母”;楚辞是楚人屈原首创的独特的诗歌体裁;武汉非物质文化景观有武汉码头文化、武汉市井文化、武汉特色方言等。若将汉口传统文化元素与
建筑设计相结合,能够促进旅游业、建筑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建筑业的结合与发展,在促进商业发展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元素是经过前人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整体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元素,不仅可以美化建筑的外观,还能增加文化内涵,使其更具有历史意义。建筑具备较强的艺术性,也能将整个城市的魅力展现出来。将建筑设计与汉口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会产生诸多设计元素。
        在武汉的建筑设计中利用楚国历史遗存一一青铜器的造型语言的实际案例不乏少数,例如湖北省出版城的“H”大楼,小而整齐的窗户即是利用的春秋时期楚国出土的编钟上的凸起造型为设计意向。还有位于洪山区的洪山礼堂(如图2),建筑中运用了多种楚文化元素:青铜编钟形态、楚服纹样等,整体外观上形似腾飞的凤鸟形象,蕴含楚人所崇尚的“凤‘的意向。
        
        图2:洪山礼堂
        设计师可仔细调查诸多元素的具体情况与文化内涵,并将其与汉口建筑建筑元素相对应,从而增加对建筑设计的认识。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使用楚文化元素,既可以更加民族的历史气息,又能体现汉口传统文化特点。
        设计师应及时掌握当地的文化历史知识,并将设计与文化元素相结合,如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从而通过建筑设计引发汉口人的精神共鸣,使外来旅游者了解当地文化或风土人情,此设计方式不但使建筑建筑带有舒适感,还会为其带来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每年的1-3月武汉都会定期举办梅花节,而来到汉口旅游的游客也极多,在这两个月间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不同品种的梅花,还能参与多种活动。此外,部分民俗如谚语、民曲、仪式、风俗及举止等也都在建筑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通过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入,不但能将建筑的外观美化,还能增添其文化内涵,使该城市的历史意义更加厚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不仅能使建筑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筑设计使现代建筑体现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扬。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建筑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居业,2018(5):42,44.
[2]  高瑛曼.略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创新性的体现[J].美术文献,2018(2):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