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身份证号码:23080219820411****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改变农村地区贫困的面貌,党和国家结合我国目前国情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依托乡村景观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国内快速成为旅游产业中的热点,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生态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实现改善农村地区贫困面貌和提高生活水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急需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从乡村旅游产品、相关工作人员、发展理念、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规划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和优化,保障乡村旅游产业能够快速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策略
1导言
近年来,乡村旅游小镇发展迅猛,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且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新业态形式下的旅游迎合着人们的乡村情怀,乡村旅游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城镇化改革的主要动力。据统计,在2020年中国的乡村城镇化率已经不低于60%,面对着宏观经济大环境和乡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政府也喊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口号,乡村旅游已成为了大势所趋。
2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概述
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就是建设乡村城镇化,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城市与乡村结为一体、统一步调、协作并进发展,让乡村里的村民慢慢地向城市居民转化,以此来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
以提高乡村居民的整体收入为目标,发展新型美丽乡村,就要从二方面入手:一是在硬件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比如乡村道路、农业设备、畜牧养殖、农村景观等硬性环境,合理布局农村环境,科学规划美丽乡村的设计与布置,让其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二是要发展当地农村产业化,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让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养。
统筹规划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使二者之间统一协调、健康发展,意在改善当前农村居民的文明文化水平、变革农村业务模式,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紧跟城市化发展步调,推动二者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3乡村旅游规划现状
3.1缺乏科学有效的旅游规划
现阶段,我国部分乡村旅游地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盲目地模仿,使得自身的特色没有较好体现出来。乡村旅游的景点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质量差、不符合当地特色的场景建设,浪费旅游建设资金投入,还降低了旅游者的期待值和满意度;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景点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规划,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和污染,并且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自身乡村的特征及优势,只会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乡村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
3.2结构单一,没有与众多资源融合
乡村旅游产业的核心和特色是“乡村”,乡村旅游资源是有效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当地旅游部门也忽视了当地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发扬,对于游客而言,这样的乡村旅游无法满足他们对乡村旅游特色的需求和期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稳定的发展和转型。
3.3文化产业不明显
在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多都是不合格、不达标的,因为它们只是简单地粉刷地外观、点缀了亮丽的装饰品,但从根本上没有彰显出一个乡村的明显特色,整体的文化涵义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这样外观式地发展并不是一条长久发展之路。就其原因分析主要是:一乡村的农业发展没有纳入到整体规划当中,单纯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美丽新乡村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二是规划设计中没有融合乡村的传统文化,只有加强了乡村的文化特色,才能让美丽乡村充满活力,魅力四射。
4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策略
4.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交通保持通畅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较好的交通条件,这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知,很多村民未意识到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在促进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导致交通建设缓慢,运输网络也有待今后进行完善。要想推动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对交通发展提高重视程度,全面掌握当地地理环境情况,从现有交通发展水平出发,充分考虑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开发方案。在交通建设前需要到实地做好考察工作,对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规划路线进行确定,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已有的交通运输建设资源。针对路线不符合当地交通建设条件的情况,需要尽快改善,如路线过窄,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极易发生堵塞现象。通过对当地交通运输线路的细致考察,对公路采取改造、拓宽等措施,确保城市和农村建设要求都得到满足,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打牢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
4.2践行“两山”理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农村地区决定着国家的生态底色。受工业污染、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不充分等问题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甚至威胁到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不仅是亟待解决的民生期盼,也是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长远之计。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理想路径,可以让农产品更绿色健康,乡村面貌更优美整,生态环境更宜居宜游,从根本上破除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让农村成为集聚绿色产业、实现美好生活、供给良好生态之地,使绿水青山成为农村的最大竞争力和吸引力。
4.3调整乡村旅游规划内容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是城市地区,因此,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用品上要与城市接轨,如厨房、厕所、用水、用饭、洗澡等。同时,要改善交通设施,可以在城市与旅游地之间建设旅游专线。交通改善了,游客通往旅游地的道路也就畅通了,基础设施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魅力,从而留住游客,获取经济效益。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将其与当地乡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乡镇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与此同时,乡村旅游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乡村旅游中积极使用可循环资源,进而发挥出其高效的利用率。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完善当地的交通、网络以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等,并针对实际问题,制订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4.4积极征询搞好动员工作
美丽新乡村是一项群策群力的大工程,除了要得到政府的物力、人力的大力支持以外,还需要当地农村居民达成共识,它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大工程,是要给农村居民融入先进理念,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深化他们的思想工作,开拓他们的眼界视野,这些概念的灌输有赖于当地相关县乡镇级干部的动员。为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力度,领导层面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农村居民的主动作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总之,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人类与大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为人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类的生活,开创富裕的生产发展之路,这既是几千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21新世纪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而言之,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农村开发进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好的建设条件,因此,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唐代剑.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11):66-71+111.
[2]张瑾.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6):82-83.
[3]徐清,牛萍,张玉祥.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度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1):2029-2036.
[4]张众.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01):134-13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