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期   作者:吴 郑
[导读] 河道是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对河道的治理和改造,不仅能确保地区人畜饮水安全,
        吴  郑
        身份证号码:51092219921003****

        摘要:河道是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对河道的治理和改造,不仅能确保地区人畜饮水安全,还能确保大型灌区工程的合理规划、提高库塘蓄水能力。同时,对于保护地方物种多样化,调节气候、降低自然灾害风险,都有重大意义。总而言之,河道治理改造能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地方生态和经济,促进地方总体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改造;水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1导言
        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一定要在前期进行综合分析,再精准施策,在保证河道发挥正常的经济社会作用同时,保证河道的整体生态环境平衡,这就是对水环境保护作出的巨大贡献。
        2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治理现状
        2.1自净能力低下
        河道是城镇周边地表径流的汇聚点,地表径流会随着水体运动,将自身携带的污染物一同混入河道,在此过程中因为我国部分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力度不强,所以部分生活、生产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致使河道水资源遭到污染。另外,在污染物质逐渐增多的同时,河道的水体流动能力大幅削弱,在河道运输与扩散能力严重下降的过程中,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也会相应减少,增加河道污染程度。
        2.2农村产业化规划不完善、排污处理与乡镇发展不能同步开展
        目前,农村的产业化布局和城镇化发展规划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地方都是以鼓励产业化发展为前提,相关的监督治理相对弱化,即“重开发轻管理”。在此过程中,配套的水环境保护方案更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没有放在重点配套范围内,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没有得到切实开展和落实,容易出现水资源治理的漏洞和偏差,造成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流于形式。
        2.3生态持续恶化
        随着河道污染物质的增加会恶化河道水质,与此同时水体内的植物种植数量会大幅缩减,随着河道水质恶化导致河道出现渠化、硬化的情况,由此阻隔土壤与水体物质交换,污染河滨动植物生活环境。如果河道底的污染物沉积量持续增加,会进一步缩小河岸湿地面积,长此以往使滨河生态环境系统逐渐瘫痪,最终失去服务功能。
        2.4人工河道断面设计建设不合理,水生态环境难以维持稳定
        原始河道的形态是由自然力量塑造的,其中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演变,才能形成自身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保持稳定发展。但是人为的河道断面设计、建设以人作为主要考量因素,考虑的是怎样保证人的稳定发展,这就难保不违背河道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所以这就是河道治理中存在的悖论。我们在治理中,要协调平衡好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河道断面设计、建设中,要不厌其烦地针对河道断面进行考察研究,综合考虑各方面生态因素,保证河道中的物种群具有层次性,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态能量交换。在设计建造中,河道断面要模仿原始自然的形态特征,避免生硬地建造简单模式,无法为某些水生生物提供种群栖息地。河道治理过程不能改变原始的水流速度。如果流速过快,很多生物无法有效附着;如果流速过慢,水质无法及时更新,里面的污染物会杀死一部分生物。
        3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对策
        3.1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选择堤型与堤线
        建设河道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堤型与堤线的选取工作,应该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分析实地情况,为保持水系自然状态,需要尽可能控制人为干预的程度,自然水系拥有分散性、蜿蜒性的特征,与人工整齐划一的工程处置方式不同,但是最原始的生态才是生物生长最适宜的环境。

堤型与堤线需要考虑到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与自然地理状况,确定工程滑动稳定与渗透稳定性的同时,从生态需求层面出发,对环境进行小范围的修改,在人为干预下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在河道建设中应该尽量土堤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因为与土堤与混凝土相比,对植草工作的进行更加有利,通过科学的设置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河道治理理念和保护水环境目标
        河道的治理理念以及其中涉及的保护水环境产生的目标应该是既让河道能为社会经济生活作出贡献,也能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还要让河道内的水体能够自我净化,维持生态水体的大致稳定。所以河道治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持河道的自我净化。首先河道要有稳定足够的河水保有量,这样能为内部的生态系统和生态链提供环境。然后,要维持河水的水循环,水循环也是河水能做到自我净化的条件因素。水循环就是河道水体和周围水体进行的水交换,比如,与地底的水进行水交换或者与水库的蓄水进行水交换等。第二,维持河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有序。河道中的水体能够调节环境气候,所以河道的治理不能破坏这种调节能力。例如,在修建辅助防洪的河道设施时,要考虑到这些设施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有,就要想办法调整,保证河道和周边环境在有序的治理中能达到和谐稳定。第三,维持河道内部生物物种稳定发展。河道内部有自己的生态环境和系统,里面的各种生物都依靠这种生态环境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河道治理建设要考虑河道里面的生物因素,不能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还要保证生物的食物链能够完整,不然里面一旦某种生物失去天敌,它们的繁殖就会失控,例如,某些有害水藻或浮游生物的无序繁殖,会大大影响水体质量。
        3.3科学管控护岸工程
        护岸工程进行期间,掌握水域生态治理需求,结合堤内自然条件与水面线的情况,选择对生物栖息有利的工程方案,河道防护结构与河道堤身型式应该从建筑材料、当地交通条件、施工技术等层面考量,保证工程技术可以满足方案建设要求的同时,还应该选择经济性良好的方案,提升护岸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当下很多地区的水域生态环境处于极不合理的状态,因此在工程设计期间需要遵循河道自然规律,尽可能的减少石护坡与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量,让河道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形态。护岸工程进行期间,应重点关注河道在扩宽堵口与截弯取直方面的工作,前者会增加下游淹没的损失量,后者会进一步加剧水流冲刷河槽下切的程度,进行河道在扩宽堵口与截弯取直设计,需从下泄流量与经济损失层面进行权衡,通过平行比较,从众多方案中选择可实施性高,经济效益良好的方案。在河道治理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治理工程综合整治,打造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提升河道治理水平,间接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3.4治理城市废水
        城市废水要得到妥善处理,因为它不仅影响城市地下水环境,也影响河道治理。有效处理废水就是在保护城市的水环境。要提高废水处理的质量,保证废水在排放前达到排放标准。要对废水进行综合分析,把废水中的有害化学因素进行处理,不要让这些有害化学物质破坏水体环境。增加对城市废水的监管,日常进行合理监控,不要因疏忽大意造成城市水体的大范围污染。在一些可能会产生高污染的工厂附近设置监控点,防止某些工厂因侥幸心理进行违规排放。对城市的地下水也要进行日常监控,因为地下水会与河道水体进行水交换,如果地下水被污染,那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河道水体产生污染。
        结束语
        总之,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中利用各类媒体做好宣传,争取使各级政府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农村居民水资源的质量在治理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张玉霞.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解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6):9.
        [2]唐思,孙欣.浅析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J].产业科技创新,2020,2(02):60-61.
        [3]谢竺池.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29-230.
        [4]郑琴.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4):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