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发表时间:2021/5/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期   作者:翁英杰
[导读]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推动了煤矿企业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
        翁英杰
        身份证:33068119880625****
        摘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推动了煤矿企业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但是近年来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煤矿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管理制度,才能在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促进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措施
        1导言
        随着人们对煤炭需求量的剧增,我国煤矿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机电设备被应用于矿井开采,而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至关重要,其运行是否安全不仅是煤矿的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更关系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现实中我国部分企业更加追求利益,从而忽视了对设备的管理,导致设备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且据全国煤矿事故调查显示,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造成的事故占绝大部分,概率高达70%左右。因此,企业应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针对设备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隐患进行研究。
        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大多企业一昧地提升生产能力以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设备管理问题,缺少相关管理机构与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煤矿施工总体安全意识不足。多数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安全管理,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也缺乏责任制,一旦事故发生根本无法从职能部门上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企业并未重视对工作人员展开安全宣传,很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缺乏相关安全隐患常识,导致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甚至有施工小队未根据要求设立危险标识,明确划分工作区与非工作区,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事故发生风险。
        2.2煤矿机电设备质量不合格
        通过对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质量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煤矿企业使用的机电设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仅非常落后,而且在机电设备自身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煤矿开采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此外,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注重煤炭资源开采产量,而忽略了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煤矿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增加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煤矿操作人员参差不齐
        对于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来讲,不仅仅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更加需要进一步的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另外还需要设备操作人员具备严谨性和专业性,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从总体来讲,我国煤矿自动化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另外很多煤矿工作人员未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并且没有灵活地采取合理科学操作开展现代化建设工作。虽然一部分的企业已经针对于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了现代化和高科技培训,但是在实际培训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培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丰富性、培训方式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培训整体效果不够理想,直接影响到了煤矿机械操作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对于当前煤矿来行业而言,属于密集型行业,招聘人才过程当中门槛相对比较低,没有对人才提出学历和专业方面的要求。实际煤矿生产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人员创新意识不足,并且缺乏较强的学习能力,缺乏安全操作的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很容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问题。


        3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分析
        3.1加快煤矿信息化建设
        加快煤矿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科学安全管理的必经途径。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机电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最终目的是实现煤矿开采的自动化控制。将机电设备信息录入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可很方便地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例如设备的具体参数、维修记录等。此外,还可在机电设备上安装一些传感器,以实时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一旦有异常,就可及时进行处理,这大大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煤矿企业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还应该招聘一批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
        3.2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机电设备是煤矿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更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技术改造属于企业内涵建设的重点。若是机电设备已超出使用期限,不仅会导致故障频发影响矿井开采进度,还可能直接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对新设备的进入与维修做好把关,以防伪劣设备、煤安标志不合格设备、非防爆设备在煤矿开采进厂,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使用和维修设备,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同时,企业还应加大设备管理投入,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新设备、新技术及新工艺,以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地进行开采工作。
        3.3建立煤矿机电设备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是提高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煤矿企业来说,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与量化标准,并将其落实到煤矿开采作业中,才能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煤矿企业在构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时,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条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监管标准,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煤矿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时,必须将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纳入到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通过引入科学奖惩机制的方式,定期的进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调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3.4加强监管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为了能够促使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关键性一项措施就是需要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和视察工作。首先,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讲,需要在针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其中包括了维修制度以及上岗制度。其次,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还需要让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要求生产管理部门能够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对于各大部门加强监督管理,还需要做好安全抽检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可以严格的落实到位。最后,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来讲,更加需要做好设备定期抽检工作,还需要明确抽检日期,切实保障机电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排除设备安全隐患问题。
        结束语
        总之,随着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在实际发展和应用时虽然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和优化的环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水平不仅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煤矿企业通过建立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方式,降低了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促进了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竞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5):39-40.
        [2]刘建亭.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2):75-76.
        [3]唐向国,任玉华,于发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4):19-20.
        [4]张雪雪.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机械管理开发,2019,34(10):260-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