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本文在“消费与认同”的研究范式之下,运用CGSS2010年的实证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农村青年的阶层认同与其消费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农村青年并未对消费主义价值观体现出较高程度的认同,他们依然保持着理性节制的消费观;2)相对而言,男性以及生活在农村的农村青年更容易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消费主义价值观;3)消费主义价值观依然与客观的社会阶层地位相联系,主观的自我阶层认同并不导致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变化。
关键词:农村青年;消费主义价值观;阶层认同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中国社会很快进入到产品丰富的时代,居民消费力也随之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已经进入西方社会那样的“消费社会”,国内学术界尚存争议,但是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的侵入以及对各阶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青年群体正是追求并践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先驱,他们在通过消费展示个性的同时,亦承受着弦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超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侵害。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便是使得个人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自目的性行为,而成为一种关系性行为,体现着对社会认同的渴望。本文以农村青年群体为对象,探究他们的阶层地位认同与其消费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对于消费与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内消费社会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张晶通过对北京地区多个女工的访谈发现,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工会出现与城市消费偏好趋同的特征,但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程度却会因为个体经历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进而认为,女工消费习惯的转变不一定实现了我们想象中的“自我认同”,甚至导致一些女工在城市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排斥”。赵晔琴、梁翠玲以住房消费为基本视角,通过对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阐述了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地位与住房消费之间的相关性。梁晨通过对已经完成制度层面市民化的人在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化程度的探讨,发现了城市户籍居民与农村人口的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的差别在控制了经济水平、社会地位之后逐渐消失的现象,这说明,相较于市民化过程的影响,居民的消费方式更多地是与其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个体特征紧密相连的,城乡居民之间消费方式的差别并非不可逾越的。
在以上的研究中,学者们认识到了消费在建构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入中的能动性力量,关注特定群体的社会心理和对消费赋予的文化意义。然而,尽管消费拥有着建构认同的能动性力量,但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依然改变不了个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结构位置的“稳固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农村青年的阶层认同越高,其表现出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程度越深。
假设2:在控制了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的相关变量之后,农村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对其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消失。
二、数据与测量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该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持,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其样本对全国人口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总样本共计11785人,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农村青年,故仅针对持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的青年劳动力群体进行分析。
清理了因变量和关键自变量信息缺失的样本之后,最终得到1163个有效样本,其中,女性占比55.03%,有58.81%的人居住在农村,样本平均年龄为27.61岁,平均收入是1.68万元,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分别为22.96%、52.28%、17.97%、4.90%和1.89%。
(二)变量操作化及测量
1.消费主义价值观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它是指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消费主义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消费的高档化、名牌化、奢侈化;2)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注重商品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3)注重商品的广告效应;4)以自我为中心,消费时过度注重享乐,拜物主义至上。
在CGSS2010的调查问卷中,设置有类似“有了多余的钱我首先考虑的是存起来”等6项反映居民消费态度的问题(具体见表1)。这些关于居民消费态度的问题,直指居民持有消费主义价值观程度的高低。我们将受访者对这6个问题的回答(分别为“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其中,问题1和问题2的语义与后4个问题的语义相反,故对其回答进行反向赋值),便构建出一个测量居民“消费主义价值观”水平的里克特量表(量表的信度即Cronbach’s α值为0.579),将受访者在这6个问题上的得分加总,即得到一个反映其“消费主义价值观”水平高低的数值(该数值取值范围是6-30),数值越高,其持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程度越深。
2.自我阶层认同
“自我阶层认同”是本研究的关键自变量,它是指社会成员根据某项标准对自己的阶层归属做出的主观认定。CGSS2010采用一个十级阶梯式量表来测量受访者的自我阶层认同等级,我们将它操作化成一个取值为1-10的连续变量。
3.控制变量
本文除了探究自我阶层认同作为自变量对居民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效应外,还将其他可能对回归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了分析。这些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以及反映个体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和职业地位。其中,将受教育程度操作化为一个5等级的级序变量,取值从1-5分别代表“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及以上”。而受访者的职业地位则选择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简称ISEI)来测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青年消费主义价值观持有程度的描述统计
表1显示了受访者在量表各题项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整体上农村青年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持有程度并不高,平均位于认可程度的第二档次之上,即“比较不同意”。相比较而言,他们对于“日常吃饭可以简朴点,但是穿着得讲究”和“穿名牌,面子上会好看些”的态度较为宽容,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消费的符号性,但对于反向赋值的题项“有了多余的钱我首先考虑的是存起来”表示出来的高认同,也说明了农村青年的消费观还是趋于理性的。
表1 “消费主义价值观”量表各题项得分情况及信度检验结果(n=1163)
那么,自我阶层认同不同的群体,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持有程度上又体现了怎样的差异呢?通过比较持有不同阶层认同程度的人群在“消费主义价值观”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可知,农村青年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得分大致存在一个随着自我阶层认同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进一步计算相关系数后也证实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了统计显著性检验(P<0.05)。这或许证实了假设1,但由于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074,在没有控制任何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无法排除“虚假相关”的嫌疑。因此,必须在充分考量其他因素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潜在影响并加以控制之后,再来观察自我阶层认同作用于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净效应。
(二)农村青年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农村青年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与其自我阶层认同是息息相关的,但依此证明核心假设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入更多的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消费主义价值观”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排除“虚假相关”的嫌疑。这里我们依次给出3个模型:首先,在加入关键自变量“自我阶层认同”的基础上增加年龄及性别这2个控制变量,得到本研究的基准模型(模型1);其次,由于农村青年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很可能受到“迁城”经历及与之伴随的“市民化”过程的影响,故在模型2中再次增加控制变量“居住地”;最后,较之于主观的阶层认同,客观的社会阶层地位在现实中很可能对消费观念发挥着更大的制约作用,于是我们在模型3中进一步增加体现受访者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的3个变量——受教育水平、年收入以及职业地位。
表2 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注:“+”“*”“**”“***”分别表示该系数在10%、5%、1%和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青年的自我阶层认同的确对其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P<0.05);同时,年龄和性别亦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自我阶层认同每增加1个等级,持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程度增加0.195个单位;年龄每增加1岁,持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程度降低0.041;男性比女性持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程度高出约0.985个单位。而居住地对于农村青年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
有趣的是,当模型3纳入了客观的社会阶层地位变量之后,除了性别依然保持着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显著影响外,自我阶层认同和年龄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竟然消失了。与此同时,新加入的年收入和职业地位变量对因变量均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居住地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显著影响也体现了出来,表明生活在农村的青年比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青年群体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与前两个模型对比,模型3的结果警示我们,农村青年的自我阶层认同并非是他们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原因,相反,消费主义价值观依然是与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紧密相连的,个体的实际社会阶层地位越高,便越容易导致一种更高的消费主义认同。
四、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的思考
本研究在利用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如下经验启示:1)与一些社会偏见不同,农村青年并未对消费主义价值观体现出较高程度的认同,他们依然保持着理性节制的消费观;2)相对而言,男性以及生活在农村的农村青年更容易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消费主义价值观;3)消费主义价值观依然与客观的社会阶层地位相联系,主观的自我阶层认同并不导致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变化。
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仅限于出生在农村的青年群体,结论对于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更为深刻的新一代都市青年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此外,研究结论中与前人研究相左之处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为什么“生活在农村的青年比经历了‘迁城’和市民化体验的农村青年更容易持有一种消费主义价值观”?这是否可以归咎于现代网络传媒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2]梁晨.生活方式市民化——对农转非居民消费模式与闲暇模式的探讨[J].青年研究,2012(05):86-93+96.
[3]卢福营,张兆曙.客观地位分层与主观地位认同[J].中国人口科学,2006(03):38-43+95.
[4]莫少群.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消费革命抑或过度消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29-34.
[5]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01):4-14.
[6]张晶.趋同与差异:合法性机制下的消费转变——基于北京地区青年女性农民工消费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06):58-63+39.
[7]赵虎.高校本科生恋爱消费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
[8]赵晔琴,梁翠玲.融入与区隔:农民工的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基于CGSS2010的数据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20(02):23-32.
[9]朱迪.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2,27(04):146-166+244-245.
作者简介:周祉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