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的追寻——运用艺术原理分析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   作者:杜丹
[导读]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安娜卡列尼娜》用曾多次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展现在荧幕上

        杜丹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安娜卡列尼娜》用曾多次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展现在荧幕上,本影片的主线是对爱与自由的追寻,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应运用艺术原理的相关知识对这部小说以及这部影片进行分析。首先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我们应该现行研究其本质特征。其次,有关这部作品的道德性质褒贬不一,因此本文分析了艺术与道德关系,以此来分析本影片与道德的关系。最后,基于文本和影片的视听语言,分析了其独具特色之处。
        关键词:艺术;爱;本质与特征;道德;视听语言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传世之作,创作之时,正直俄国社会的混沌之时,农奴制的改革、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在思想上人们开始要求人性的解放,诸如恋爱自由、婚姻自护等思想也开始萌芽。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这句话是对安娜卡列尼娜再贴切不过的形容,从未感受过爱情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遇到了沃伦斯基后,点燃了从未拥有过的爱情之火,背叛了道德,追求灵魂的自由。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电影便是对生活的思考与表现,是艺术与现实的结合,当我们在感叹于电影中安娜戏剧性的悲剧结局时,是否能够从中抽离出影片的艺术原理呢?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从中国先秦时期开始,给艺术下的定义迄今已有上百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从“客观精神说”和“主观精神说”来理解艺术的本质,表明艺术来源与我们的意识,不论是具有共性的客观意识还是具有个性的主观意识,不论是“万物皆备于我”还是“文以载道”都离不开人类的“心”。从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找不到希望。因此,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他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
        而从“模仿说”或“再现说”来看,我们不得不联系到列夫托尔斯泰在乡村时遇到的所见,1870年托尔斯泰便打算写一部出身高等社会的有夫之妇失足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向自己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于是一气之下取了一些换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并模仿和再现了这一故事。但是,艺术并不是完全的照抄现实,艺术也绝不是能够通过被眼睛和大脑所感受到的表面的东西。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在说明生活和对生活的判断时,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电影版《安娜卡列尼娜》也是导演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电影的主体需要,去掉不必要的内容,留下对主题深刻意义的内容。
        二、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关于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在本影片中也能明显的体现。道德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影响道德,道德影响艺术。影片中的安娜是一位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有夫之妇,她与卡列宁的婚姻虽然不是自愿的但也成为了事实上夫妇,她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本身纯洁的、热烈的、真挚的,但就如卡列宁在影片中的台词说到“‘朋友妻不可欺’语出圣经十诫。”但鲁迅先生曾说过:“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味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虽然道德和艺术相互影响,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道德追求的是“善”,艺术则追求的是“真善美”。
        并且,在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想表现的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关于人性的纠结于探讨,几位主人公都在爱与被爱中或挣扎或原谅或妥协或如愿以偿。全片都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所以关于政治环境、卡列宁的官场仕途还有列文的改革抱负,都作为陪衬而一笔带过。因为爱,安娜背叛了卡列宁,因为爱,安娜也让沃伦斯基喘不过气而选择逃避,也因为爱,拒绝过列文的基蒂又爱上了列文,这是一场关于“爱的”的感情场,而不是关于“对错”的感情场。因此,对于安娜的死不是背叛的惩罚,也不是道德的惩罚,是安娜用自己的方式将她对沃伦斯基的爱永远定格,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解脱。
        三、电影艺术的文本与视听语言
        电影文本中主要有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安娜与沃伦斯基以及卡列宁之间的情感纠葛,另一条是基蒂与列文的爱情和列文在生命哲学上的探求与思考。将原著中纷繁复杂的现实主义画卷凝缩成了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基蒂、列文几人间复杂的情感关系。
        导演在基于文本的前提下,运用了视听语言技巧,将小说的中的想象空间变为了被视听觉所感知的现实空间。整个影片呈现出犹如油画一般的色彩风格,还有犹如舞台剧一般音乐风格和表现风格。创作者充分调动“媒介意识”,从电影的媒介特性出发,做出了一系列尝试。[[]]
        首先,影片的色彩在创作上非常考究,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宛如一幅油画作品。影片对服装化妆道具的颜色搭配使得整个影片的色调别具一格,例如,在安娜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家里,红色的家具使红色铺满整个画面,金色的桌子和灯作为点缀,安娜的蓝裙子和多莉的绿色裙子在画面中央,画面颜色协调,有主有次。还有,最令人印象深刻在影片最后,蓝天白云,一身白衣的卡列宁坐在绿色花丛中,儿子和女儿在花丛中嬉戏玩耍,一派满是天伦之乐的祥和之景。
        其次,影片中的音乐也非常符合时代气息,拥有古典韵味。我们在影片中细细听不难发现,音乐大部分是古典音乐演奏的,主要有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竖琴等,这些音乐的使用自然而然的将观众带入到这个19世纪中后期的时代情景当中,渲染一种带有古典深沉的厚重韵味的氛围。在影片最后安娜身着一身红衣坐上了火车,此时的音乐是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交织演奏,小提琴较低沉且声音小,可以反映出安娜此时沉重痛苦的心情,而大提琴音色明亮高亢,反映出安娜心境,凄凉中带着一丝丝悲伤。这种古典音乐的渲染,不仅奠定了整体的感情基调,而且个别音乐又能在细节之处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影片极具特色的是其舞台剧似的表现风格。影片中曾多次出现舞台的实体,在几处人员较多的场合中也出现了群演定格不动而主角运动的情况,这样的从整体上而言也是一种象征。用导演的话来说“之所以选择在剧场拍摄,是出于这样一种构想:他们的生活就如同在舞台上一般。”[[]]。我们常说人生如戏,而安娜的最后的人生也像戏一般不真实,他深爱着沃伦斯基,但沃伦斯基选择屈服于虚伪的现实。列文和基蒂的故事也像戏一般,他们过上了令人憧憬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悲剧作品,但怀特导演的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安娜卡列尼娜》让这个悲剧出现了一丝温馨,首先,影片全片以爱之名展开了故事的讲述。其次,安娜的死在影片中不只是一种生命的中结,更像是一种为了保存“爱”而勇敢做的牺牲。最后,影片结尾,导演通过对列文与基蒂、卡列宁和他的孩子们的生活的展现,显示出了另一种希望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
[2]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331
[4]许思悦.文学电影改编中的媒介意识[J].当代电影,2014,(3).
[5]译自乔·怀特与凯拉·奈特莉访谈:http://www.contactmusic.com/news/joe-wright-keira-knightley-is-more-than-a-muse_1410055

作者简介:杜丹(1996—),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