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整治基层腐败问题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   作者:张梅雪
[导读] 本文探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基层腐败的危害、原因分析和治理基层腐败问题的思路举措。

        张梅雪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管具公司 河南省濮阳市        457331
 

        摘要: 本文探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基层腐败的危害、原因分析和治理基层腐败问题的思路举措。
        关键词:从严治党;基层腐败治理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量大面广、易发多发,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企业利益。深入整治基层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对基层腐败的认识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全面研判、深入分析、系统梳理,总结出基层腐败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脱离群众,高高在上。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漠视职工利益,对职工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心,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集中反映在特权思想作怪,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重要事项不经集体决策或者大搞“一言堂” 等。
        (二)小权小贪,雁过拔毛。借为职工办事、盖章等职务便利,向职工索取手续费、辛苦费、跑路费,收受礼品礼金,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挖空心思将集体权益变为己有,损害公司和职工利益。
        (三)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摆不正原则与亲情的关系,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歪思想,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算盘,变公权力为人情交易工具,行假公济私、优亲厚友之实,极尽以权谋私、拉关系、卖人情之能事。
        (四)欺上瞒下,虚报冒领。少数干部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生产资金;有的截留专项资金,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
        二、基层腐败的危害
        (一)隐蔽性强,腐蚀党员干部。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拜访领导时要拿一些东西,遇到节日或者领导生日要请大家吃饭,喜事、丧事要随礼等,都属于腐败行为的一种。一些人把这些行为当作为人处世之道,把请客、随礼、拜访等行为作为促进关系以及进行沟通的必要途径。如果不及时治理,就会积少成多,会使其意志不坚定、思想颓废、自制能力下降。最终走向不归路,不仅会断送自己的前途和自由,也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性大,败坏党内风气。基层腐败行为的产生,不仅会损害相关基层工作人员的利益,也会损害党组织工作氛围和党员干部的形象。它损害的是职工切身利益,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同时,基层腐败问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会损害党的根基,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自律防线不牢。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规与日常中缺少一面“明镜”时刻照亮警醒自己不无关系。一是宗旨意识淡薄。

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不注重自身思想锤炼和道德修养,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发生滑坡,个人私欲不受节制,从小贪小腐开始,逐渐变得为所欲为,最终走向腐败深渊。二是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根据近几年查办的案件发现,犯错误的基层干部存在法纪观念淡薄、心存侥幸思想,放松了对自己言行的要求。三是不愿接受监督。在厂务公开中搞形式,落实“一事一议”走过场,想方设法逃避群众监督。
    (二)制度存在缺陷。许多身边发生的腐败问题,除了基层违纪违法干部自身的原因外,还与相关制度没有真正起到管理制约作用也是分不开的。一是制度规定不健全。监督制约和权力制衡机制具有滞后性,特别是解决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的机制、制度还处于完善过程,一些基层干部就会利用这个“空档”来谋取私利。二是制定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近几年,基层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渐趋完善,但有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操作。这些干部通过所谓的“变通”办法,绕开制度的监管,致使大量基层腐败案件发生。三是制度执行不力。一些制度在基层工作中行同虚设,不按制度执行,不按规定办事,造成决策信息不透明,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三)监督合力不够。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对权力有力监督和制约。一是上级监督不严。对基层干部的监督蜻蜓点水,注重对专项工作的监督,忽视思想防线的监督。对基层干部行使权力的情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未做到及时提醒和督促改正。二是同级监督弱化。同级监督工作需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监督责任无法真正落实,监督主体怕得罪领导、伤了和气、影响团结,在监督的过程中有思想顾虑,不想监督、不愿监督,导致同级监督弱化。三是群众监督软化。多数基层员工遇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腐败问题,抱怨得多、监督得少,在自身利益未受到损害情况下,不会主动监督干部,觉得没有必要去“惹事生非”,不敢监督、不会监督。
        (四)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机关监督太远。企业各外部项目部距机关较远,机关相关监督人员有限,监督项目点多面广,单纯依靠专职监督人员效率不高;频繁外出监督,会占用较多的工作精力,不利于其他工作的开展。二是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公司60%以上的监督对象身在基层,而基层监督主要依靠党支部书记及纪检委员,基层监督者缺乏专项的培训锻炼,监督能力不足,不善监督或不敢监督,造成基层监督不力。
        四、工作措施
        一、聚焦重点监督,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注重将业务监督向基层延伸,打通层级、接通地气,让监督工作直插基层,确保基层单位建在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形成上下贯通的监督立体网络。制定加强业务部门职能监督的相关制度,明确业务部门职能监督事项清单,落实业务部门主体责任。二是发挥廉洁风险防控预警作用。对照岗位风险,锁定薄弱环节,梳理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分业务、分岗位制作下发“廉洁风险提示”卡,针对重点业务签订“重点业务廉洁风险提示函”,实时监督领导、重点岗位人员和外闯市场人员履职行为,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三是发挥基层单位日常监督作用。针对基层监督松软问题,采取“双签”工作制度,推动基层党政正职在更多业务中实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建立完善基层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基层实际,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聚焦重点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项目经理监督管理清单》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清单》,明确监督方法,规范监督工作流程,使监督工作有章可依。
        二、严明公开纪律,深化民主监督。进一步夯实基层厂务、党务、业务公开工作,设立厂务公开负责人,规范公开形式与内容,制定公开清单,自觉接受职工民主监督。支部书记作为基层监督工作和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严把公开质量,避免“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等问题。
        三、着力宣传教育,强化以教促廉。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注重强化廉洁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渗透性,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廉洁教育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筑牢了全体干部员工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持续增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