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方法和维修保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   作者:靖瑞峰
[导读]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医疗仪器的精确度与先进性也随之上升


         靖瑞峰
         身份证号码:1501021984012346**

         摘要: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医疗仪器的精确度与先进性也随之上升,所以对医疗器械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仪器维修要求既表现在维修者方面,还表现在维修技术与工具等方面,唯有以上几个条件的共同提升,医疗仪器方可更加精准。当前,医疗仪器的等级代表了医疗机构的先进水平与工作实力,精确优质的医疗器械可以保证医疗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环境及方式。所以,针对医疗仪器需要突破维修难点,确保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关键词: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方法;维修保养策略
         1导言
         医疗行业在不断的进步,医疗器械被广泛的运用到对患者的诊疗工作中,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大,导致医疗器械经常出现一系列的故障。对此,相关的养护维修检测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管理,从而保障电子医疗设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医院服务的质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负责任。
         2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管理制度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器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医院有关的相关制度已趋于完善,但针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而言,尚未提出统一、规范的管理及维护标准,同时也未制作相对全面、完整的医疗器械保管及维修登记本,从而造成器械管理及维护不到位问题频出。
         2.2医疗器械维修保养与使用管理工作方式落后
         国内的三甲综合医院基本实现了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信息化,但大部分三乙及二级综合医院尚处于传统方式办公的阶段,未建立系统全面的医疗器械使用周期监控体系。在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医院中,医疗器械的具体使用时间、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发生频率等均不能得到实时监控和反映,存在记录不详或漏记的现象,致使维修保养人员不能及时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周期做出相关评估并进一步实施维修维护;此外,医疗器械报废后的处理程序尚未完善,对其剩余价值的开发几乎为零,但实际上很多医疗器械报废后部分配件仍具有使用价值,可将其分拣出来并加以合理利用,以有效节约开支。
         2.3维修技术落后
         以往医院医疗器械较少时,对于医院应用的医疗器械,设备人员均可以对器械予以有效的保护和维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器械种类的增多,高精尖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明显增高,并且这些器械均购买于国外,所以缺少有效维修配套,从而造成器械维修的条件、技术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实际维修需求,造成器械维修不当而损坏器械效能,减短使用寿命,诊治增加医疗风险。
         2.4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
         大部分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维修重视不足,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维护、保养方面较为被动,缺乏主动维护、保养的意识。相关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多因在平时缺乏定期的保养,增加其损坏风险性,进一步增加了医院医疗器械方面的支出成本。由此可见,因为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也是降低医疗器械有效使用频率的重要问题。
         3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方法和维修保养策略
         3.1重视对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环节
         严格的将国家对电子医疗的政策进行落实,重视对医疗器械生产、研制、经营以及使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国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严格的响应我国对医疗机械设备的政策与规划,积极的推动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购买分类,开发出安全、效益较好、风险程度较低、运行质量较高的电子医疗设备,针对性的对电子医疗设备的各个参数进行有效、合理、科学的常规化管理以及特殊化管理,重视消毒与清洁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3.2完善器械管理制度
         对于医疗器械在医院的使用情况,建议重视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修工作。因此,需要结合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及有效的管理制度、维修档案、报损机制,一旦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等问题,立即反馈至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同时联系相关专业维修人员达到现场,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注意在维修期间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不可随意丢弃、拆卸医疗器械;待维修结束,继续按照原有步骤安装,同时执行验收程序,以保证医疗器械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详细评估、记录医疗器械的故障部位、损坏程度及相关原因,维修的时间与进度,便于为日后的维修提供重要指导理论依据。
         3.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
         医护人员需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为进一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医疗器械的具体操作及使用管理,需建立更加健全的奖惩制度,可适当地与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相联系,以强化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和后期维护的责任心,明确规定由个人因素造成的医疗器械事故,需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严格的处理,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3.4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
         对于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的使用,一旦出现故障问题,便会消耗大量维修费。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务必做好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尤其是医疗器械的所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湿度、通风等,如果上述任意一项条件与相关标准不符,立即调整。为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维修小组,由3~5人组成,并挑选学历高、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组长,组织其他维修人员定期对医院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医院,在不影响医护工作人员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各科室相关使用医疗器械的人员其应用的医疗器械管理、维护予以学习,让其主动承担医疗器械的管理、维修等工作,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3.5日常维修管理
         医院内的医疗器械运用频率相对较高,运用动态的维修管理模式,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经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中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将信息化系统运用到维修管理工作中,从而便于对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建出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运营系统能够让医院内的管理人员实时的掌控医院内医疗器械工作的状况,从而有效地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统筹规划。在构建系统的时候,需要对院内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而后将每台设备都进行编码,运用二维码的模式作为设备的“身份证”,“身份证”是唯一能够识别设备信息,而后将二维码扫描、录入到系统中,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的查询每个科室运用设备的状况、设备的使用年限、设备相关的负责人以及设备运行状况,从而对医疗器械实施动态化的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控设备更新的信息;重视对医疗设备日常使用的管理。
         3.6扩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
         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使其覆盖到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与使用的全周期。建立医疗器械的信息管理系统利于维修保养人员与使用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及现状,方便相关人员快速完整地记录和查询医疗器械的基础信息、使用管理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之,医疗仪器维修存在许多难点,如对维修工作缺乏高度重视、管理体系不健全,维修成本很高,医院经济压力大、中小型仪器应用周期很短,完好率不高、主动维修专业技能较低等。由此,要及时创新现代化管理观念,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增加维修人才成本投资,制定赏罚制度,建立高素养维修队伍等,由此为医疗仪器维修保管提供强大支持,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保管的效果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喆.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5):11-12.
         [2]谭润美.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与维修保养[J].医疗装备,2020,33(07):64-65.
         [3]胡良臣.试论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71-172.
         [4]周忠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01):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