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   作者:孙苏强
[导读] 随着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多种组学迅猛发展,


         孙苏强
         身份证号码:320723198909123***

         摘要:随着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多种组学迅猛发展,脑科学蓬勃兴起,变革性的医疗技术层出不穷,进而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催生出许多新的产业,从高端医疗装备到先进医学材料,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社会效。社会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能力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文章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途径
         1导言
         生物医学工程是结合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的一门综合性跨专业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对人体结构和细胞功能的研究,揭示生命活动规律,通过辅助设施与仪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实现疾病的有效预防、诊断、治疗和恢复。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起步较晚,1978年该学科被列入科技发展规划,致使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和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建设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教学水平,培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其创新创业,奠定坚实人才队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教育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学科跨度广、知识储备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目前,我国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综合类大学及专业医学院所等高等院校已经超110所,但由于该门学科在我国起步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该学科有较强的综合性,不同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学条件,往往从自身教学特点出发开展教学。例如,医学院具有深厚的医学教学基础,则会从医学角度和临床实践角度开展教学,但生物医学工程要求的如信息处理技术、光学、生物学等工科类教学水平则显得非专业,科研水平较薄弱化;而理工科类院校拥有自身强大工程技术优势,但缺乏专业医学教学资质,两种教学体系均不能培养全方位能力均衡发展的专业人才,在国际上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竞争优势。
         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途径
         3.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学科教育的根本思想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识。作为专业高校,需提供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一切有利资源,做好学生学习的基础服务工作;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大环境下主要扮演的角色是传道授业,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系统科学鉴定;学生在校阶段作为教学主体,需集中精力掌握各个门类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进而在毕业后走出校门开展人生的第二阶段历程,即选择进入医疗服务机构、医院、医药公司或是科研院所等部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以自身学术知识和科研成果,促进产业发展。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
         3.2开展创新性的扩展性实验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使得教与学相互促进,所学的知识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创新性实验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选题,与指导教师协商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行性,以确保选题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可操作性。其次,合理组合项目团队成员,以专业结构为选择基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并要具备一定的协作精神。项目负责人一般选择大三年级或者大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项目实施经验,团队成员可选择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尽量保证老带新的承接性分布。

创新性实验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生根据团队情况,从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测试完成、数据分析等环节都要有合理分配,每个步骤都是层层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经过创新性实验的锻炼,培养出的负责人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带头人,推动学生自主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3培养师资、组建社团、打造空间
         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执教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方法等,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高效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提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我们专业教师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创新教育专题培训,并到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院校实地调研学习。在对本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两名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多名具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团队。团队中,青年教师具有不同专业背景,通过参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和翻译教材,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以及专利申报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目前已经成为创新教育团队的中坚力量。
         3.4强化院校间协同办学
         由于高校之间特色专业的发展水平不同,为了实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目标,应强化协同办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为了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改革,除了委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深造,施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来”,吸收其他高校讲师或者科研院所高级研究员等专业力量,设置客座教授职位对优秀人员实行聘任制,来补足本院校教学短板。从学生角度而言,可以通过试行联合办学模式,利用各自院校的擅长专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共同教学大纲,允许不同院校的本科生按照走读方式到本校学习特色专业,如学生可在A校信息工程学院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到B校学习生物材料学,到C校学习医学影像、光学、射线学等,集合各家所长,为学生培养提供服务。同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设置学科学分制,承认学生学分在各专业院校之间的互认,为学生毕业提供学位保障。除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之外,还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专业选修及学位选择权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5创新创业及就业指导
         高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学成毕业之际需要面临就业择业的选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就业面较广,适合在医疗仪器企业、各级医院、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外资医药机构等地方工。而在毕业季前,高校组织利用协同办学和校企融合、校医融合的资源,开展若干场就业培训会和大型招聘会,促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选择意向,实现学生由学到用的价值体现。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较高、拥有创业梦想、科研水平较强的研究型毕业生,校方可组织教师开展培训讲座,进行创业指导,也可引进符合条件的校外企业对学生进行帮扶。同时高校可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学生小额贷款,以供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创业,孵化小微实验型企业,总结创业和管理经验,组建自己的运营团队,形成一定规模,在学习与管理中得到锻炼成长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分析,指出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存在的缺项与不足,继而提出利用多方资源,强化高校之间的协同教学,把企业与医疗机构纳入到教学规划中来,提倡校企融合,逐步完善教学体系,改进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实现大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梁兰,张怀岺,何青,林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49-50.
         [2]魏悦姿,陈晓明,章喜明,傅洪波.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外教学的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09):709-712.
         [3]王潇,宋晓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