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4期   作者:解义艳
[导读]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
        解义艳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新中医院门诊三楼体检科 四川省 资阳市 642350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风险管理组(n=50)和常规管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卫生评分(94.3±15.8)分、(96.7±13.6)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8.7±13.2)分、(76.4±13.2)分(P<0.05)。在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风险管理组为2.0%(1/50),常规管理组为14.0%(7/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好,更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风险管理;对策应用
引言
        神经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所有病患基本上均存在神经系统性疾病,如脊髓炎、脑部炎症、脑血管疾病等,由于此类患者病症情况较为严重,因此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神经内科疾病发生率较之过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因患者较多、病症情况复杂多样,使得护理工作极为繁琐。当前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多使用常规护理管理,但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管理较为粗放,以至于跌倒、坠床、药液错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为降低此类情况的出现,本次实验中详细探究了将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风险管理组(n=50)和常规管理组(n=50)两组。风险管理组中男性患者29例(58.0%),女性患者21例(42.0%),年龄34~81岁,平均(49.3±7.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5±0.8)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出血23例(46.0%),脑梗死15例(30.0%),其他12例(24.0%)。常规管理组中男性患者27例(54.0%),女性患者23例(46.0%),年龄35~81岁,平均(50.2±8.4)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2.7±0.8)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出血22例(44.0%),脑梗死16例(32.0%),其他12例(24.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管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病症情况,严格遵照相关规范化标准实施护理,同时,应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用药干预、饮食指导等。风险管理组采取风险对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全面评估:当前神经内科患者数量较多,病症情况复杂多样,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了解患者情况,并进行全面评估。组内患者不乏病情高危患者,对于此类情况较为危险者应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对定时记录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并严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设立提示牌:病房及周边环境中日常生活设施完善,如热水间、厕所等,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跌倒、滑倒等情况,对此应在醒目位置放置警示牌,引起患者的注意;同时,还应优化排班制度,24h对患者进行监护,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性。(3)组织培训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次培训活动,让科室医护人员对岗位职责、操作流程、法律法规、职业素养等内容进行学习,向医护人员讲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临床工作和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让科室医护人员改变对医疗质安全管理的认识,提高其安全意识,以促进医护人员多学习有关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知识,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把临床常见的医疗安全事件作为案例与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从而引导医护人员学习常见医疗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4)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和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在落实的过程当中持续改进质量,在病历管理、会诊疗程、岗位责任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要求医护人员按规定执行,定期由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审查,对个人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科室医护人员组织技能培训活动,让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业务能力、综合素养及服务态度等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并组织考核,以监督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质控小组在检查或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并指导医护人员完成,最大程度防止医疗安全事件发生。(5)强化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的重视度。向医护人员讲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度的联系,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医护人员积极提升自我技能,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化,从而让医护人员工作失误的发生尽量减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卫生评分(94.3±15.8)分、(96.7±13.6)分(t=8.7923,P=0.000)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8.7±13.2)分、(76.4±13.2)分(t=7.5738,P=0.000)(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风险管理组为2.0%(1/50),常规管理组为14.0%(7/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已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神经内科的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且神经内科疾病大多都很复杂,也比较严重,使得护理难度大大增加。在治疗过程中,各流程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应提高增强安全预防能力。
        面对神经内科众多的重症和瘫痪病人,要求责任护士每天都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管理排查,安全知识每天宣教,同时让病人和陪护参与安全管理,直至病人或陪护切实掌握并有效落实。强调全过程管控,有力加强了护-护和护-患的沟通联动,最大限度消灭了跌倒/坠床风险因子,清除或减少了风险隐患。对易发生的给药差错、漏执行医嘱等环节,严格执行流程和核对管理,强化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护士对安全患的重视度、预见性和管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神经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较多,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敏.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3):182.
[2]刘婷婷.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7):34-35.
[3]胡英.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96-97.
[4]刘文哲.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41+243.
[5]张燕.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