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关于机电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4期   作者:刘子龙
[导读] 机电机械设备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产能,
        刘子龙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42
        摘要:机电机械设备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产能,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适应更复杂,更精确的加工工艺。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和老化的原因会导致需后期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工作,这类工作都是由具备相关经验的人员手工完成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来改善过去的作业模式,在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思路,是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试验的一种新的方向。
        
        关键词:机电机械设备;技术问题;维修保养
        
        引言:机电机械设备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而言是一种基础元素,各企业发展都离不开机电机械设备的运转,但由于设备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了故障,就需要为其配套维修检修团队。如果能够以最快的反应时间来进行干预和管理,能够使得由于机电机械设备故障而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有助于控制企业经营成本降低面对维修保养工作的难度。
        1.机电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
        1.1多样性
        机电机械设备是根据特定生产目的配置生产的特种机械,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使用对象和工作需求的因素影响下机电机械设备的内部构件和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机电机械设备而言,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在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械疲劳,腐蚀磨损老化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机电机械设备构成材质本身质量所导致的,另一部分是由于机电机械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产生机电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并不唯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对待。又由于机电机械设备的种类繁多,在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时,就要认识到机电机械设备故障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来判断造成机械故障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合当前机械故障的维修保养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低的成本,完成机电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1.2不可逆行
        只要机电机械设备的运行模式不发生改变,产生故障的原因和机理,就会存在不可逆性,当机器设备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自然进入老化过程时,其设备本身的运行状态必然会出现相应的波动和影响,并且这一过程不可逆,只能通过更换零件来进行暂时的解决,但是无法对根源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还有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产生新的问题和隐患。在进行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如果由于参与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到位,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设备的永久性瘫痪或更大规模的破坏影响,对于一些机电机械设备而言,其内部的零件组成复杂,存在一部分造价昂贵的零件,当这些零件发生磨损老化时,要对其进行更换,就需要面对很多的限制和难度。
        
        2.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团队面临的困难
        人才输送和培养不到位是目前限制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传统因素,大多数人的学习意识是成绩好才会向更高学府迈进,学习不好才会选择学习技术类、技能类知识,如此以来进入技校中进行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团体。

再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和择业观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会更愿意从事白领工作而不太愿意从事蓝领工作,技术人才的供应和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实质性问题。尤其在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岗位进行升级转型过程中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严峻环境下,这种人才供给的断层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3信息化背景下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策略探究
3.1建立健全科学的机电机械管理制度,规范机电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具备完善健全的机电机械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机电机械的管理效率,规范日常管理操作,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转性能及使用效率。因此企业内部应当依据自身的生产模式、设备运转规律、设备损耗状况、人员技能水平等,综合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
3.1.1明晰设备资产情况。
统计企业内部使用的设备类型和数量,对每台设备的基础信息、内部结构、运行特征等进行登记造册,明确每台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检修保养情况等。确保每每位设备管理人员都能对内部资产都了熟于胸。只有这样,在遇到设备突发问题时才能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并及时采用正确的解决方案处理问题,保证生产不中断、营运不影响。
3.1.2制定维修手册、保养规范。
不同的设备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维修、保养方法,因此在明晰设备资产内容的前提下,为每台或每类设备制定对应的维修手册和定期的保养规范。比如每天开机、关机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每周或每月对设备进行保养,设备备用零部件规格和对应供应商的管理,保养所需材料的种类规则和用量等等。维修、保养规范应当尽可能细致且具备针对性,特别要注意不同设备对不同维修保养材料的兼容性,避免由于用材不当导致设备故障。
3.1.3明确故障分类及解决方案。
设备管理人员应当记录每台设备的保养、检修、维修工作,输出管理日志,并对管理记录进程提炼整合,形成内部试用的设备管理文档和知识库。特别是要对设备发生的各类故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机电机械故障分类及对应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丰富设备的管理资料,不仅能够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和质量,对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机电机械设备管理记录
信息化社会中,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执行效率,因此企业有必要引进信息化的设备管理系统,特别是对于数字化机械设备,通过打通管理系统与机械设备之间的数据连接,能够直接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健康状况实时同步到管理系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查看、检修、维护等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于传统的机电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高效管理设备资产信息,通过提供更为高效、清晰的设备资产管理数据,也能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溯源,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3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对于提高机电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当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鼓励员工学习研究新兴的管理技术和维修保养技术,提高机电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对于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而言,信息化手段的加入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问题,发现辅助相关作业人员用更早的时间定位故障发生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前期准备能够更好的介入,出现问题的区域,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生产运作信息化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巡查过程中所需耗费的时间,减轻劳动人员劳动强度,为其提供更多用于创新作业的机会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彦林.一种信息化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中国机械,2014,(16):91-92.
[2]苗全龙.信息化背景下关于机电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9,(27):8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