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地铁的修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临近建筑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若未能进行合理严格安全评估,地铁工程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也对行人的出行造成安全困扰。对此,本文将探讨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估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施工;邻近建筑物;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交通问题一直是摆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地铁的建设能够分担地上交通压力,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同时,为人们的便捷出行提供保障。地铁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周期长和工程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遇到的影响因素也会较多,如果缺乏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将会影响地铁施工质量与投入运行后的效率。在地铁工程准备期间,需要对邻近建筑物进行完备的勘查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对施工作业进行实地监测,尽可能地规避安全风险(具体的风险承载体(如表1)。
表1承险体性能和风险损失等级判断指标和表现形式
.png)
1 地铁施工的基本特点
1.1 地下环境施工
由于地铁建设是在地表下的一种交通运输建设,会因地下环境出现变化而引起不同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地下环境的稳定性远远小于地表层,易受到地下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的影响而引发不同的状况。
1.2 施工进程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地下环境的稳定性较低,并且会因地铁的长度形成完全不同的地下施工环境,影响地铁建设的基本进程。地铁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另一原因来自于地下周边的岩石环境,这也会影响我国的地铁路线的设计。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水位变化和温度的影响因素,避免因土壤坍塌而造成意外事故,早日使我国地铁建设可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1.3 施工条件易发生变化
在地铁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密闭空间的建设环境为施工建设带来了很多困扰,地下的空间环境在一定区域内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城市地铁施工的建造条件。不同的施工阶段可能导致出现不同的施工状况,因此在施工前期要对地势地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设计,通过高科技技术来实现后期运行的有效化开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地铁建设时环境状态的稳定,避免后期运营风险的出现。
2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
2.1 地铁本身的因素
地铁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进行隧道的开挖,其开挖方法、隧洞截面,以及工程的空间位置等都会对邻边建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当地铁在开挖隧道的时候,土体会造成一定的流失,致使隧洞和建筑物相连的一侧的土体承载力下降,受力平衡受损,致使邻近建筑物的稳定性受损。
2.2 邻近建筑的因素
邻近建筑自身的结构材料,形式和种类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许多建筑物年代久远,其结构稳定性下降,土质疏松,湿陷性和压缩性的地质因素也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含水量,以及地层的构造等因素,因此在进行地铁施工时,要对上面涉及到的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针对性地定制一些解决方案,以规避不良因素带来的种种干扰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2.3 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的破坏
首先是建筑物的均匀沉降,这样的情况受软土地基的影响,在东南沿海城市多发。其二是建筑物的平面变形。其三则是会对建筑物造成开裂和变形,这一现象主要受剪力的影响。最后是建筑物的地基出现差异性沉降,以致倾斜。对此,在进行地铁施工时,要明确建筑物的种类和附近的地质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对工程的邻近建筑进行评估分析
在进行地铁施工之前,首先要明确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图纸,勘查资料以及准确的数据信息,并对安全指数进行分析评估。由于地铁施工工程需在地下进行,因此对建筑物的评估重点在于分析它的沉降范围,计算承载压力,此时需严格遵循沉降数据,做好沉降数值预测,确保最终数据的真实性,并为安全管理任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合理把控施工过程的沉降
在进行地铁挖道工程时,需设立一个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地表沉降值的合理范围是30mm左右),相关人员需依据不同的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前期收集的数据报告进行科学规范地设立标准。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地把控施工过程的沉降范围,改善施工的流程,注重每一个施工工序的细节。
3.3 加强建筑保护
倘若地铁施工会对邻近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大破坏,那么在施工之前,应首先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再进行地铁工程的修建。具体的措施有修建隔离桩,加固建筑物的基础;或在建筑物底部进行注浆加固;与此同时,还应对施工邻近的地层沉降进行相应的把控。倘若破坏程度较小,可在地铁施工进行的同时,再决定要不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强保护。
3.4 加固地铁工程
除了加强建筑保护措施之外,地铁工程自身也需在特定的状况下采取相应的加固。其一,当地铁修建途径不良地质区时,施工人员应采用不同的特殊施工技术,对地质进行有效的改良,或是采取将施工步距缩短等方式进行加固,力求稳固在合理的沉降范围内。其二,有些地铁施工需要横穿邻近的建筑物,需保证开挖的同时不会造成建筑物的塌方,此时可采用盾构法进行工程加固,尽可能地减免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3.5 实时监测地铁施工过程
地铁工程耗时巨大,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中,前期工作准备得再完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仍是不可规避的,有效严格的实时监测工作,才能时刻确保地铁工程的安全实施。邻近建筑物的量测和监控工作也是必不可缺的,当地铁工程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变形影响时,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把控相关的量测数据,及时进行特殊施工技术的完善与调整,保证邻近建筑物的不受风险的干扰。地铁施工进行到每一个关键步骤时,都要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行安全评估,并及时预测潜在的隐藏风险,及时调整施工的保护对策。相关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可以从工程的与预警数值(保证邻近建筑物不受损害的基础上,能够达成的最大差异沉降值,数据通常把控在极限值的60%)、极限值(在进行工程的实地施工时,最大的沉降值如若超过这个数值,邻近建筑物的结构会遭到重大的破坏),报警数值(当沉降数值偏大,需要采用必要的方法提前预防,通常把控在极限值的80%)来着手进行衡量。希望地铁施工单位能对过程的实时监测予以高度重视,不要放过任意一个微小的施工工序,以确保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交通发展的同时我们仍需对工程的安全性给予高度重视,对邻近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做好完备的勘察和检测工作,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诸如加固邻近建筑物或是地铁工程本身。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工作,以期提升地铁的整体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地铁工程的质量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付 静.关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思考[J].建筑与装饰,2019,(12):51,53.
[2]池凌杰.吕松林.关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