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技师学院 广东梅州 514021
摘要:在目前的高职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地提高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是重中之重。要想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众多一线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1整本书阅读的优势
1.1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高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通常为短篇或片段节选,知识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属于本文本身的阅读。学生通常难以从简短的文字中激发起阅读兴趣,更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这便阻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阅读水平地提高。整本书阅读弥补了课文阅读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积累。
1.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对高职生而言,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阅读方法科学地进行运用,从而彻底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为其未来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3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学习多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整体把握整本书阅读内容,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不爱读转向爱读、会读,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
2当下高职语文名著阅读现状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手机、电脑的出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快餐式文学,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形式越来越不乐观。碎片式的阅读模式使学生愈发喜欢情节类的小说、动漫等,很难专注于篇幅较长的名著阅读。而这些小说、动漫等作品缺乏文学性,主题思想也较为单一并不深刻,难以为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语文水平提升,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此外,当前的高职生普遍阅读量不够,只有少数学生坚守在阅读的前线,多数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浪费在看电影、打游戏等娱乐方面,完全忽视了阅读对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因此,高职语文教师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恢复阅读的自主性。
3基于核心素养的名著阅读指导
3.1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将课程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既能够容纳每个学生的个体思考,又会受到群体思维的限制。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兼顾整体教学进度又给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目前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情感价值都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内文章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教材文章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评读学生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差异,不从价值观的对错方面进行评价,而是用正确的思维观念去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只有互动的、双向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自由发言的课堂。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开放氛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思考质量,启迪学生对任何言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看法认知,不随波逐流,进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3.2注重启发,唤醒阅读感悟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任课教师应该以引导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摒弃“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但是,教师在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阅读和品鉴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能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在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可以领悟到,你不要因为目标高远就丧失信心,立足脚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目标就能会实现。再如,学习到《蝉》这篇短文时,学生也从蝉蓄力十七载只为长鸣一个盛夏的生命经历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并让自己的生命迸发出璀璨的光芒。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学生可能会有疑惑,而这种疑惑正是“学而有所思”的表现。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敢于质疑,并带领学生探究问题,努力解答问题,在阅读和感悟中启迪人生。
3.3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教师要积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一隅,而是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空间,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任课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活跃。在高职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潜能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语文教材《景泰蓝的制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采访家庭成员、朋友或社区居民等——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有没有哪些手工艺值得怀念?这种手工艺制作对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教师通过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他们从教师单调的教材讲解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更生动、更加立体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对拓展其思维空间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积极改革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阅读、增强自己的阅读感悟、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在能够独立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同时受到了高尚情操的熏陶,这对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利。我们坚信,在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们一定能够通过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人、成才。
3.4课外性阅读,利用名著培养核心素养
在高职阶段,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多读名著,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文学审美能力。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展现出巨大的人格魅力。英雄人物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是一些碎片化小说或动漫无法比拟的,可以得到文化的传承。名著作品之所以流传范围广、流传时间长,是因为阅读名著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文学修养,还能使语文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整本书阅读内容,通过带领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开展阅读,进行互动分享来使学生既通过整本书阅读拓展知识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胜全.开展有效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8,50.
[2]梁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探析[J].学语文,2018(4):19-21.
[3]白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32+34.
[4]闫文琼.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教学问题情境设计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