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 廖红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廖红
[导读] 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我国小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小学课程的教学逐渐趋向于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课堂上,老师们需要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内容,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共同促进老师和学生们发展。

廖红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第四小学校
【摘要】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我国小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小学课程的教学逐渐趋向于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课堂上,老师们需要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内容,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共同促进老师和学生们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06-01

        小学科学虽然长久以来都不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但小学科学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以及动手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都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模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科学在教学方法上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小学生接受学习小学科学知识、培养相关能力,也不利于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相关教育教学部门和人员重视这部分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点问题,首先即是教师的意识问题,大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科学学科属副科,缺少对其的重点关注,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取得结果。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科学思维,培养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增强自身思维水平以及活动能力。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得出结论,考试成绩比较好应该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没得出结果的学生无论中间探究过程是否认真努力评价都不高。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
        2.1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小学学校都会开设科学教学这门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的教学地位却比较低下,和一些语文等学科相比,其属于边缘性的学科。另外,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该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小,没有正确的意识到小学科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课前备课的状态,同时还会降低课堂教学的热情,很多课堂教学都会停留在任务的完成层面,没有深入性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对此,小学教学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的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使得老师们都可以参与到其活动之中,采用该种竞争形式来不断的激励老师,完成各项课前补充的备课工作。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认真的进行备课,并在课程结束后,合理的布置相对应的教学作业,同时完成各项批阅工作,老师们应当注重对课堂教学成果的研究,为其后续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不断的优化并创新教学方式。此外,老师们还应当阐明教学方式以及措施,老师们互相之间要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它的老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式,全方位的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从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小学生的观察意识非常薄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帮助其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但是观察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力。
        2.3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过去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任何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只能依赖课本。小学科技本身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科学的、有趣的,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下,仅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诊释小学科学的神奇,把其中的知识点和理论准确到位地传授给学生。显然,这样无论在课堂呈现的效果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上都是有影响的,大大滞后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成了课堂上最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小学科学课上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并仔细观察一些学科小实验的过程,积累技术;还能因课堂内容的丰富多样,使教学有了伸缩的空间。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学生可以带着兴趣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推动了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4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快乐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种好奇心极强和探索心极强的阶段,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到科学的课堂中去。而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
        2.5让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
        小学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学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了最科学、最真实的解释,小学开设这门课,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一个劲地告诉孩子们这些知识,学生好像就只是一个接收器,牢牢记住老师所讲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老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对这件事、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为什么?自己去找答案,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要知道,孩子们自己找到、总结的答案,肯定比老师告诉他们的要印象深刻。这样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此,学生就可以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不仅掌握了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这种能力,在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完全可以凭自己去解决、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做学习的接收器,而是主动进攻,积极学习。自己总结,让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学习科学的过程也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安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67.
[2]苏玮榕.浅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方法.《新课程.中》.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