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学圈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学阅读体验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李宗芳
[导读]

李宗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18-02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应该是围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王蔷教授在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发言中提出了阅读素养的概念。“外语阅读素养由‘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外语阅读品格由外语阅读习惯和外语阅读体验两个部分组成。阅读习惯包括阅读量、阅读频率和阅读方法;而阅读体验又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态度和自我评估。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相辅相成:阅读能力是阅读品格的基础,阅读品格是阅读能力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王蔷,2015)。”文学圈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素养。
        二、文学圈的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是美国专家哈维•丹尼尔斯(Daniels,2002)于1994年提出的,这种文学圈是一种让学生自发性地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文学阅读的阅读模式。在这一学生自己组成的团体中,每名成员都阅读同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自主选择角色和职责,完成相应的角色作业和准备好发言提纲,在讨论会上,每名成员按照自己的角色,集中展示各自的阅读成果和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在整个文学圈阅读活动中基本没有老师的参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主持,老师只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Daniels,2002)。
        文学圈11个主要要素:1.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2.临时小组的形成是依据学生所选书目;3.不同的小组读不同的书;4.小组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日程进行阅读讨论;5.学生应用写下来或者是画下来的笔记指导阅读和讨论;6.讨论话题来自于学生;7.小组会议的目的是要进行自然、开放地对图书进行讨论,因此,联系个人经历的、相关话题的、开放性问题是受欢迎的;8.教师是促进者,不是小组成员,也不是指导者;9.评价方式为教师观察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10.教室中充满快乐的气氛。11.当一本书读完,学生也和小组成员分享过后,要依据他们新的书目的选择,结合成新的小组。
        三、文学圈阅读模式的实施
        1.材料的选取:文学圈阅读原则上应该是由学生自主任意选择阅读书目,但是针对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之前,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指导,避免学生选择书目过难,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选书建议如下:
        1)对于初步进行文学圈阅读的学生而言,最好先选择原版加本土化的阅读资源,而不是直接选择原版英文小说。这样既保留了文学作品给学生可能带来的诸多益处,同时也降低了可能因为词汇量过大给学生开展阅读带来的心理负担。
        2)分级阅读书目更适合英语阅读能力不是太强的学生,而且书目的词汇量最好要等于或稍低于学生现有词汇量。这样能更好的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文化作品本身的内涵上,而不会使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过多的生词以及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上。
        3)所选择阅读的文学作品可以有中文译文,但是一定要提示学生不能边阅读英文文学作品边看中文译文,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学作品的整体感,对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2.分组:学生依据自己选择的书目形成文学圈,选择相同书目的学生按照4-8人分组。文学圈的形成区别于普通的学习小组,不是教师引导下的小组结合,是学生按照自己选择书目自主结成小组。所以每个小组的学习程度不同,学生角色的分配也完全是小组学生自己决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为不给学生分出等次)。小组之间不存在竞争,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3.角色分配:
        文学圈的每个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明确,这样能够培养每个人的责任感,能够更好的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做到组内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
        1)关键角色:研讨会主席、文艺指路人、绘图小天王、连结小天使
        研讨会主席要负责提出一些富有创建性与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要引导自己小组成员开展讨论的问题(例如:问题以“为什么、如果、是什么、谁、该怎样……”开头)。
        文艺指路人要选择文本中哪些章节或段落值得向小组成员诵读,并要说明选择的原因(例如:是重要事件、非常有趣、太刺激、信息性强、描述了罕见的事物、矛盾冲突、给人启发、表达了作者情感等等)。
        绘图小天王要事先有怎样绘制图画的计划或打算(例如:绘画一个人物、事件背景、或文中一部分情节),图画完成后要请小组中其它成员对画做评论(例如:这幅插图代表了什么?它怎样与阅读作品相联系的?)当他们评论完后,还要把自己的绘图感想与意图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将原因写下来。



        连结小天使的工作是将小组阅读的文本与外部世界连结起来,这意味着要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
        ●可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结(在家庭或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可与发生在其它地点与时间的相类似事件相联系(可以是实际发生的,也可以是其它书本或著作中所描述的)
        ●可与同样话题的其它作品相联系(所阅读的文本作者写的其它作品)
        2)补充角色:单词小灵通、摘要小神童、追踪小记者、文本大神探
        单词小灵通要指出值得小组关注的特别重要的单词,这些单词包括一些重要的、陌生的、有歧义的、有趣的、被用不同方式使用在文中的、引人发笑的等等。也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作品中怎样用这一单词来叙述故事的;自己对这个词的感觉;这一单词在文中有哪些词形变化;些词令人想起的意象是什么;由这个词联想到什么。
        摘要小神童要对文本中主要的事件情节,做一个大致的陈述,帮助小组成员直接理解文本中的重要部分,如果文中有几个重要的观点,就请按其重要性依次列出,并阐明它们在文中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
        追踪小记者要用语言、地图、图画等方式,描述文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场景,根据他的描述,你们小组成员可以推想一下这是个什么地方,从而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文本所叙内容。
        文本大神探要搜集文本作者的相关资料,例如:生平背景、兴趣爱好、主要经历等等。也要介绍一下作者在写此文本时的时代背景,以使小组成员对文本有个全面、深刻、透彻的了解。
        4.实施时间:文学圈阅读时间和活动时间应该由小组成员自主决定,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学生而言,为了保证文学圈阅读模式的效果,实施初期最好选择有老师监控下的课上或自习课时间。每次活动时间应该不少于30分钟。
        5.文学圈实施前要有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圈阅读模式之前要详细介绍文学圈阅读模式是什么,坚定学生坚持开展此阅读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明确不同角色的任务,要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最初进行文学圈活动时,教师要深入各个文学圈,了解活动开展情况,给予及时的帮助;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提醒,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实施和开展文学圈阅读活动。
        6.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日志,每个书目阅读完要撰写读后感。
        读书日志除了可以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的阅读效果,即要求学生记录下读了什么内容,读到了哪一个章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要边读边思考,并且培养他们把阅读过程中的收获,随手记录下来的习惯。读后要撰写读后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模式。
        7.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和所带来的成就感。
        这种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可以很多样,例如图书推荐、读后感评比、优秀角色作业的展示、小说改编剧本的展演等等。
        8.评价
        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和文学圈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主要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价对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最终的作品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细节和习惯以及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样更能够达到引导作用,为学生自主开展文学圈阅读做好铺垫。
        四、文学圈阅读模式实施效果
        文学圈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模式提高了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主动性,这种阅读模式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思维,纠正了他们的阅读目的,增大了他们语言输入,丰富了学生的语料资源,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和促进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1.文学圈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态度和动机
        英文作为外语,的确给很多中国的学生带来了很多学习压力,从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收集部分发现,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参加高考,应付考试。但是,随着实验过程中引入文学圈,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动机发生了变化,有大部分学生开始以更积极的态度去主动进行阅读,主动参与文学圈的讨论,使得他们英语学习动机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更多的应该帮助他们获取信息,为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提供语言输入和准备;在文学圈讨论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欣赏的也是同学们提出的独特的阅读见解和收获,在这种讨论中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想法,而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本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英语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也会在这种讨论中凸显自己的价值,这就使得所有同学的语言学习自信心增强,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阅读的态度和动机,最终促进了语言学习收获。
        2.文学圈影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自信心
        在实验前后,研究者虽然没有利用焦虑量表及时对学生的焦虑度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们反映在进行文学圈阅读时,他们普遍感觉比较放松。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而不在于英语语言本身,所以阅读焦虑就会大大降低。另外,经过近5个月大量有效阅读的语言输入,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增强了阅读的自信心。
        3.文学圈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行为
        文学圈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阅读自主性,突出了学生自己的阅读需求。文学作品,又是目标语语言精华的集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和书中人物进行沟通和对话,也要经常和作者进行讨论,这些思维的碰撞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阅读兴趣,想要把作品读下去。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话情景,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他们大量的沉浸在这种目标语的交际环境中,使得他们对英语感兴趣,也激励着他们去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学生受益的不仅是思维模式和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肯定也会提高。
        另外,文学圈作为一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了最终的合作效果。文学圈阅读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角色,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完成自己的角色卡片,这就使得小组合作任务清晰,保证了合作成果最大化。另外,文学圈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这也保证了合作效果。除此之外,文学圈讨论时,大家沟通交流的更多的是思想方面的收获和思考,使得小组同学间能够彼此补充、相互讨论,这就保证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文学圈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达成,这种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Daniels, Harvey. Literature Circles –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 Centered Classroom [M]. Markham:  Pembroke Publishers, 1994.
[2]Daniels, Harvey. Literature Circles –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 [M]. Portland, Maine:  Stenhouse Publishers, 2002.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6-7.
[4]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J].中国外语教育,2015,(2):16-2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