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程霞
[导读] 在当前的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教育对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也提出了更加科学的教育要求和标准。要求当前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之中,需要在一种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思考与改善之中,为学生传授知识。文章基于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教师做出相关的劳动教育改善性方法建议,能够帮助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开展科学化的教学构

程霞   济南市钢城区鲁能希望小学  271103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教育对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也提出了更加科学的教育要求和标准。要求当前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之中,需要在一种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思考与改善之中,为学生传授知识。文章基于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教师做出相关的劳动教育改善性方法建议,能够帮助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开展科学化的教学构建,做出更加细致化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实现更好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困境;出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50-01

        引言
        劳动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是受到国家教育重点关注的。只有当前中小学教育,在对自我教学进行改善与调整的过程之中,将对学生输出更多的劳动教育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从而来展开具体的教学构建与分析,通过开展更加实践化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更好的提升自我的劳动实践能力与水平。最后学生在学习到有关劳动的相关知识后,便能够使得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与劳动情感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的劳动教育才达到了实际化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我国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发展理念,国家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之中,在综合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思考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素质能力和修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提升自我的劳动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最短的时间周期是21天。因此,无论是在对任何习惯的养成过程当中,都需要人在不断地训练与培养中,才能够形成一个优良的习惯,指导自身开展更好的行为与学习。在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过程之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习惯,也就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训练过程之中,开展更多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在自身习惯上,得到更好的培养。当前中小学教师可以协同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力量,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日常的学生生活过程之中,让学生开展更多的劳动活动。例如,针对日常生活中各个细小的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在打扫卫生方面和整理资料方面等等,让学生多实践、多劳动,才能够在不断地活动过程开展之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自身劳动的实际意义。从而,教师的劳动教育也得到更好的效果提升。在不断地训练学生开展劳动活动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劳动习惯。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组织学生开展“我能干”等方面的专题劳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开展劳动学习,整理自己的桌面与抽屉,打扫教室、楼道、校园卫生。学生相互监督,对劳动质量进行评议,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教师在一种规范化的劳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我的行为。
        二、教学实践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之中,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教师就需要针对相关的教育问题,来做出不断地分析与探讨,在科学化的研究与分析之中,使得自我的劳动教育,走向更加科学化的发展阶段。
        (一)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养劳动情感
        教师要想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我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也就需要在学生的情感方面,对学生输入更多的劳动情感。在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活动过程之中,为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态度。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和社会中众多的优质化资源,组织相关的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敬老院或者孤儿院,关爱老人和孤儿,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提供情感关怀。在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劳动实践过程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也就可以提升自我的综合劳动情感。在不断地劳动输出之中,更好地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使得学生尊重劳动者的心理,得到更好的深化。
        (二)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
        教师在对自我劳动课堂教学进行更加科学化且充分的构建之中,也就需要更好地丰富自我的劳动课堂教学实践。在一种更加灵活化,科学化的教学课堂构建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树立出自我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念。例如,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对日常教室卫生的打扫工作安排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打扫的劳动活动过程之中,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学生的价值观念输出更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自己身边的优质化劳动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劳动活动做出更好的监督与评价。在学生的思想方面对劳动价值观念,得到更好的教育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劳动活动教学开展过程之中,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一种科学的劳动教育环境之下,尊重劳动明白劳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01)
[2]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01)
[3]刘向兵,闻效仪.通过新时代劳动教育引领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建设[J].教育经济评论.2019(01)
[4]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5]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