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对新课标命题原则的体现——以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白春玲
[导读]

白春玲   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确山  463200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全国I卷化学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JCJYC2007172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22-01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化学试题的命制原则:即必须坚持,以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四个要素的定位和及其相互联系,构建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思路[1]。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提出以下试题命制框架:
        下面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真题中化学部分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在新课标命题原则上的体现:
        一. 运用真实情境作为背景素材,体现学科知识的价值、使问题考查贴近实际。
        只有在真实情境下,化学学科知识才能变得丰富多彩,突出其应用价值。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几乎每道试题都设置了真实的情境,这些情境主要来自于社会热点问题:新冠肺炎的诊治,如第7题;有的来自于工业生产,如第28题;有的来自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如第9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国内化学工作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如第36题中“有机超强碱”的研究题。分析以上这些素材可以发现,这将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化学学科的强烈认同感,使其深刻认识到化学对于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们“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3]。
        二. 提出实际问题考查主干知识,重基础和能力。
        必备学科知识与真实情境紧密相连。如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真题的第7题,其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即新冠肺炎的防治,主要考查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以及氯仿的化学性质;第8题中给出如下图的有机物键线式结构,则侧重考查四种官能团的性质,考查有机物主干知识,这也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增加了对醚、酮、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考查,强调了从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因此在2019年和2020年高考理综卷中均出现了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考查。2020年高考全国I卷中第12题以新型电池为素材,考查了考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对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电子转移、离子定向移动以及电池的充电原理等基本知识进行考查,强化了学科必备知识。这些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科技,体现了学科价值,同时考查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核心素养。
        三.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下面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真题的第27题为例进行剖析:
        【2020全国-I-27】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1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____作为电解质。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_电极溶液中。
        (4)(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



        分析:第(1)题:选择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仪器。创新点:必须从限制的仪器中选择,还要写出它的名称,这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审题能力。第(2)题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结合离子共存、提供的素材以和离子迁移率进行作答,稍微考虑不周就要失分;第(3)~(5)题:侧重于必备知识的考查,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书写出电极反应式,并进行计算,同时对氧化性、还原性做出判断;第(6)题:根据刻蚀活化的原理作答,由情景素材,利用必备知识作答。本题的难点是第(2)题盐桥中电解质的选择和第(6)题中实验方案的设计,这需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信息和反应的原理来进行解答。
        该题创新点:利用电化学知识探究了Fe3+和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测试任务层层递进,涵盖了不同层次、不同复杂程度,使试题既考查基础知识又兼具选拔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考查,充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一核心素养。
        【答案】    (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 KCl    (3). 石墨    (4). 0.09mol/L    (5). Fe3++e−=Fe2+    (6). Fe-2e−=Fe2+    (7). Fe3+    (8). Fe     (9). 取活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
        四.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培养目标。
        高考试题通过情境素材提出实际问题,借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最终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真题的第8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以乙烯、羧酸、酯的结构和性质为依据进行推理论证,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第10题和第11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指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第27题考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第11题借助微观结构,要求学生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推断物质,并从不同角度对物质做出正误判断,侧重于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考查;情境素材、真实问题、化学知识和核心素养构成一个完整的测试体系,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显著的指导性。我们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真题的第13题为例具体分析核心素养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020全国-I-27】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 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
        C. 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本题以滴定为背景材料,将滴定曲线和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放到同一个图像中,共用横坐标,两者纵坐标是各自独立的,增大陌生度,因而对于该题,读懂图像是关键。①和②两根线交叉点对应溶液的PH只能用对应滴定曲线上的点判断,原点PH=1说明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的,试题设计非常巧妙,有明显的传承和创新。该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题目中化学信息的理解、分析、吸收、整合的能力以及对实际化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最终指向“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核心素养。
        【答案】C
        相比于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2020年高考全国I卷总体来说难度较低,其中选择题相对比较容易。2019和2020年这两年高考理综卷的化学相关试题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家的学术研究、科研人员的实验探究等具体的真实事件,以此为情景素材,以学科主干内容为背景,运用丰富的信息形式,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以这类情景素材的高考试题,可以有效发挥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促进考试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 ,童文昭,邹国华,杨季冬;《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1-15.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分析——评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理综化学试题 钟辉生,谢名军,姜建文;《化学教学》;2018-0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