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刘发炼
[导读]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度加大,并且加上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独立性较强,在高中阶段的开展数学教学难度较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详细研究了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期能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发炼   毕节二中  551700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度加大,并且加上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独立性较强,在高中阶段的开展数学教学难度较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详细研究了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期能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98-01

        一、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十分必要的:相较于其他阶段,高中数学的整体难度较大,教学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而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打造“生本”课堂是教学的方向,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尊重学生也是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较高,而亦步亦趋的课堂传统教学,往往会令其在课程开展中丧失自我,主体性就是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能降低课程教学压力,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课下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这样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往往难以将课堂扩展到课下,学生主体性发挥除了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改变和优化之外,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合作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策略
        (一)思辨看待教学过程,合理把控师生课堂关系
        教师需要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我学习、发挥创造的环境,也要有效把控教学节奏、合理调节课堂关系、有效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将对数学有效的推理方法、策略以及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要积极开展教学互动,这也就需要教师要将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支配整个教学过程[1]。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习完某一章数学知识过后,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回顾,按照学生作为规律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总结所学知识,达到“生生互补”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把控师生课堂关系,要善于鼓励学生,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不要盲目谴责,而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主导者的位置上,自己则要作为引导者[2],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要,并据此因人施教。在实际的教学中,“师”应当充分尊重“生”,并建立良好的关系,能让“生”产生对“师”的亲近感。如此一来,“生”更愿意与“师”交流沟通,“师”也能通过“生”的反馈定向优化整体的教学。
        (三)指导学习方法,鼓励自主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相比起掌握某一项数学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传授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观察、学会记忆的能力,当学生熟练掌握了某一种学习方法的时候,就能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激发,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后续的学习。
        (四)做好学法更新,倡导温故知新
        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只是有效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学生还要具备反思能力。反思是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只有定期开展反思,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构建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的时候,通常会消耗大量时间,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反思时间,确保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实现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特别是在解某一道题之后,学生必须要及时进行反思,主要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过程,在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学习不足之处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有很多,高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通常会比较叛逆。如果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不会愿意接近老师,学习效率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学中不仅要透彻理解教材,还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学习主动性,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最大化。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相信随着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不断努力与实践,我国未来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序,李建军.学生主体性学习现状研究——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54-57.
[2]冉启飞.试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才智,2011 (25):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