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耳穴埋籽在缓解急性胆绞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   作者:徐秋楠
[导读] 近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徐秋楠
        海门市中医院普外科,  江苏  南通  226100
        一、背景与现状
        近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多数胆结石患者进食油腻食物或改变体位后,因结石在胆囊或胆管内移动,造成胆囊管或胆总管的暂时性梗阻,使胆汁排出受阻,胆囊腔内压力升高,胆汁淤积,炎症形成而引起胆绞痛发作[2]。胆绞痛发病急,多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胆绞痛发作时,我科常规使用西医疗法,如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的药物,起效较慢,部分患者效果不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二、改进
        中医揿针疗法和耳穴疗法在治疗疼痛方面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故结合本科室具体情况,在查找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3-4],与科室两位中医师、护士长一起制定了胆绞痛中医操作疗法。在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揿针联合耳穴埋籽疗法,并对科室人员进行耳穴埋籽和揿针的操作培训,制定操作流程。
三、临床应用
        2020年10月—11月我科收治的50例胆绞痛病人,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轻度发热或黄疸,治疗前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经医生辩证后均属实证。
        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考虑伦理及干扰因素,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整群抽样。对照组:遵医嘱予消炎利胆、解痉镇痛等药物(头孢类抗炎,100mg 盐酸布桂嗪肌肉注射,生长抑素24h维持),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揿针埋针联合耳穴埋籽疗法,效果满意。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揿针联合耳穴埋籽疗法。揿针操作取患者双侧小腿阳陵泉和胆囊穴[3],常规酒精消毒,使用清铃揿针(1.2mm)刺入,嘱患者每日按压3-4次,每个穴位按压30秒,患者有酸、麻、胀、痛的得气感为宜,常规留针2-3天。耳穴埋籽选用王不留行籽,先运耳,再用探棒在耳廓相应的耳穴上找出敏感点,选穴肝、胆、脾、神门、皮质下,做好标记。然后酒精常规消毒局部,将耳籽贴敷于耳穴上[4]。按压手法采取泻法,如对压法。用拇指、食指指腹置于耳廓耳籽的内外侧,相对按压,每次持续20—30秒,按压10—15次/穴,每日按压2—3次[5]。按压耳籽,刺激穴位,使耳廓产生发热、发胀,耳穴局部有麻、痛、酸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四、应用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10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7~9分: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4~6分: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1~3分: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0分:无疼痛。
应用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变化进行评价,
积分变化:(用药前评分-用药后评分)/用药前评分×100%。
治疗显效:疼痛积分下降75%以上;有效:疼痛积分下降50%~75%;无效:疼痛积分下降在50%以下。
结果:
两组患者止痛效果对比:对照组中止痛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观察组止痛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8%),见表1。

五、体会
        胆绞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且缓解不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胆绞痛属于中医“胁痛”的范畴,患者主要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等,影响了肝脏疏泄和胆府通降功能,导致肝胆疏泄失常、湿热蕴结,凝聚成石,不通则痛[6]。故治疗应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揿针疗法是一种通过浅刺而长留针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时将皮内针刺入体表穴位的皮下,进行较长时间留置。针埋入皮下后,能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增加刺激总量,延长针刺作用,获得持续性的治疗效果[7]。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胆的下合穴,具有通泄胆腑、舒筋通络、缓急止痛的作用。胆囊穴是经外奇穴,具有对胆囊病症的特异性治疗作用。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有利于增强胆囊收缩与胆管扩张功能,舒张 Oddi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通过埋针的方式持续刺激经穴,起到持续治疗和强化治疗的作用,进而达到镇痛效果[8]。
        耳穴埋籽治疗胆绞痛的机制为耳与经络脏腑之间有密切联系。当人体的内脏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刺激这些部位,可以调整相应脏腑,活血通络,镇静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西医常规治疗起效较慢,部分患者效果不明显。而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揿针联合耳穴埋籽疗法,起效迅速,效果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中医操作简单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对中医适宜操作技术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石光煜,吕勃川,高杰.胆病一号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6,44(3):146-148.
[2]杨明旺,胡晓兰,杨渊.胆石症所致胆绞痛87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5):351.
[3]蒋海锋,赵聪,汤雪峰,等.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6):481-483,488.
[4]唐建娟.耳穴埋豆缓解胆绞痛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5):366.
[5]顾小鹭,黄赛赛.耳穴埋籽缓解局部麻醉患者焦虑的临床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1):84-86.
[6]孔德树,金鹏,王强.针刺阳陵泉穴缓解胆绞痛36例[J].人民军医,2016,59(1):84.
[7]戚思,李宁.揿针的历史沿革及作用机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1):34-36.
[8]王雨彤,吕冠华.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0):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