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静脉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引发静脉炎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   作者:都兴伟
[导读] 目的 探究采用留置静脉针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引发静脉炎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都兴伟
        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留置静脉针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引发静脉炎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病例为心内科接受留置静脉针输液治疗的116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分组方式采用等量电脑随机抽取,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8)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n=58)开展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采用留置静脉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内科;留置静脉针;预见性护理干预
        心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由于患者普遍病情复杂,治疗时间较长,所以静脉输液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和给药途径,护理工作强度较高。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仅能够避免频繁输液对皮肤血管带来的损伤,降低输液管堵塞和患者的感染风险,还可以减轻护理工作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静脉针输液治疗也会发生一些不良事件,比如穿刺部位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穿刺部位的感染和导管堵塞等都会造成患者静脉炎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制定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护理效果。本文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中的引发静脉炎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病例为心内科接受静脉留置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6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分组方式以等量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开展,实验组中,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89岁和40岁,均值为(68.65±12.69)岁,男女比例为29:29;对照组中,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87岁和42岁,均值为(67.52±11.71)岁,男女比例为27:31。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留置针输液时脱落和堵塞的基础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应用活性药物过程中的风险和可能引发静脉炎的问题进行预估,制定应对措施,方法如下:
        1.2.1护理人员在进行留置针穿刺后,要用合适大小的透明贴对穿刺部位和留置针位置进行覆盖,用医用胶带对留置针连接的输液管进行固定,以免留置针出现滑落。在进行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时,首先选择深静脉置管,这是静脉炎减少的最有效的途径。对用药超过八小时的患者,要及时更换穿刺位置,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影响。
        1.2.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留置针穿刺技术,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多次穿刺刚给患者带来的皮肤损伤,避免皮肤感染。在输液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化药物的使用,切勿输液速度过快,对药物进行好稀释,选择粗壮的血管进行穿刺,确保药物以正常速度输入体内,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1.2.3进行留置针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观察,尽量选择血管粗壮,皮肤健康的位置进行穿刺,选择合适大小的留置针进行穿侧。在进行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留置针的位置,避免出现滑落和药物渗漏的现象,当出现不良现象时,要及时关停输液开关。
        1.2.4在进行注射过程中要避免加压推注,避免发生血栓问题,如果发现血栓问题,要及时抽取肝素盐水,用注射器将盐水与留置针连接,将小血栓抽入注射次内,更换针头再次进行穿侧,避免发生感染。经外周静脉用药时,要建立两组静脉通路交替使用,每隔两小时进行更换。要求受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留置针同时使用三通连接一组液体通路,将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或者0.9%的生理盐水进行泵入,不仅可以避免静脉血的回流,还可以实现血管活性药物浓度的降低。
        1.2.5在进行巡视过程中,如发现留置针堵塞导致回血问题,要及时向留置针的针头位置推注肝素盐水。如果穿刺部位出现红肿,要将留置针拔出,并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贴敷,加快炎症的消失,消除肿胀快速止痛,实现对患者皮肤的保护。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静脉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定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等内容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以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进行展示。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结果
        2.1静脉炎发生概率
        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心内科疾病的患者多为老人,血管较为薄脆,通常都会合并其他疾病,病情较为复杂,由于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多次长时间的输液,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静脉炎问题,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和心理负担,还会耽误患者的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有效对血管的舒缩状态进行调剂,提高血管功能,改善血管的循环状态,常用药物有注射用硝普钠、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米力农注射液等。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相对来说,安全度较高,减少了穿刺次数,大大降低了感染发生的概率,增加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感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为了更好的降低皮下血肿、静脉炎、液体渗漏、针头回血等问题的发生,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本研究中,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概率3.4%明显低于对照组17.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7%,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留置静脉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 周丽娟, 孙永慧.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的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001):234.
[2]陈芬.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02):34-35.
[3]曾慧兰, 彭杏, 鲁静琦,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026(012):145-147.

作者简介:都兴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出生年月:1980年7月,文化程度:本科,现有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