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   作者:陈艳
[导读]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对下肢静脉血栓所起到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
        陈艳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810000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对下肢静脉血栓所起到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研究对象是在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该类患者,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先后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常规与综合相结合的护理手段,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住院时间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为1.54%,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2.31%,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从数据可看出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对更短,对护理满意度也更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临床效果
        外科疾病有多种,骨折为其常见的一种,该类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头结构遭到破坏,该类疾病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一般而言是暴力打击、劳损以及意外等事故为主要原意,主要表现是患者肢体外观遭到改变,出现剧烈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生活质量也因此大大降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此外,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手段为手术,但在手术后,患者自身活动往往受限,所以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因此必须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
        静脉血栓是属于静脉血管众多炎性反应中的一种,出现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液由于疾病而出现异常凝结,患有此病症的患者血管腔内通常会形成血栓,形成血栓的主要症状为患者下肢局部肿痛。患者一旦出现静脉血栓后,肺栓塞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从而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已有研究证明,骨科患者与其他类型患者相比,其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较多,但对该类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为了对在骨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所产生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本院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0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情况进行对比,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本院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0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75例,对这130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其在接收手术前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同时也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等病症;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7:7,即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分布在44岁至79岁之前,平均年龄大概为64.9岁,这些患者中接受过脊骨手术的有10例,股骨骨折手术的有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 19 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5:3,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40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接受过脊柱手术的患者有13 例,接受过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的病患有23 例,接受过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病患有12 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异五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为主,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下肢是否出现麻木、沉重与肿胀的情况,时刻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温度与颜色,另外注意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防止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此外地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活动进行指导,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进行按摩,加速学业的循环。对实验组的患者主要采用基础加综合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一般而言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焦虑与恐惧,对手术效果也非常担心,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不愿配合治疗,这就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此时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沟通,对详细介绍该类病症的治疗方法,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性等,进而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障碍,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依从性。②健康宣教:护理热源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耐心详细的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以及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在患者接受手术前,积极鼓励患者,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并告知家属,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出现异常后立即告知医护人员。③用药指导:对于曾经出现过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要告知其遵守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用溶血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询问病人是否有过出血倾向,并查看患者的切口处、注射点以及牙龈处是否有出血点,一旦发现有出血的迹象,要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④护理人员积极对患者进行言语上的鼓励,鼓励患者在手术后下床锻炼,并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病情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下肢运动进行指导,例如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屈伸运动指导,同时做好按摩辅助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结束后,对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进行比较,即通过对患者的大腿髌骨上缘 15 cm 处,小腿髌骨下缘 15 cm进行测量,来对下肢肿胀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下肢皮肤和皮温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确认患者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还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以及所产生的住院费用进行比较。此外针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护理基础知识以及护理沟通技巧等进行满意度调查,该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展开,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对问卷所取得结果使用SPSS 软件进行分析,对数据资料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 表示,同时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为0%,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率为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444, P=0.035)。实验组所产生的住院费也相对较低,且对护理满意度较高。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3 讨论
        老年人体内的钙元素流失较为严重,所以与年轻人比起来更容易出现骨折等疾病,同时老年人多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与冠心病等,此外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的血浆内纤维蛋白含量也较年轻人更高,患者的血流速度与常人比较慢,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较大。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怒张,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年龄较大的骨科患者,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对该类人群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采取特殊措施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以此达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本研究在除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积极实施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用药,研究结果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形成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等均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也更加满意,与学者薛静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4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顾客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所产生的效果相对显著,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缩短骨科患者的主要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骨科患者手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段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
        
        
        [1] 乔艳, 王欣.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014):252-254.
        [2] 鞠英实.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当代医学, 2016, 022(028):125-126.
        [3] 刘新.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C]// 2013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 0.
        [4] 罗燕, 张高燕, 曾少嫒. 骨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
        [5] 徐海萍.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4):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