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斌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建立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预警护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早期预警护理;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预后
ICU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处于不稳定状况,一旦出现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处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提升对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应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通过及早预警,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1]。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组后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方式护理结果,分析早期预警护理方式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并建立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72.0±2.2)岁,肺炎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0.8)年;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1-84岁,年龄均值(71.9±2.3)岁,肺炎病程:1-7年,病程时间均值(3.2±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P>0.05。
纳入标准:经诊断均确诊为重症肺炎;患者无语言和意识功能障碍;行机械通气时间>48h;无气管插管禁忌症;APACHEⅡ评分>10分;无肺部感染;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入院后1周内死亡或放弃治疗;有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存在严重感染;呼吸机试用前存在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自主呼吸功能丧失;支气管异物、肺部损伤;呼吸道和胸部畸形;免疫功能缺陷。
1.2方法
常规基础护理:(1)环境护理:对病房温湿度进行调控,并定时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卫生清洁。限制进入病房人数,并要求进入病房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降低交叉感染;(2)患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其呼吸参数,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等,并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对设备参数进行调节。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气道分泌物,确定其颜色、气味和黏稠度等,观察并记录患者皮肤、黏膜和体液状况;间隔3-4h对患者进行一次口腔护理。
早期预警护理:(1)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表评估患者病情状况,以患者意识水平、呼吸、心率、体温和收缩压为评分项目,根据项目严重程度分别给予0-3分,以评分高者为病情严重,并根据评分对患者进行严重程度等级划分,分为低风险(0-4分)、中风险(5-9分)和高风险(>9分)3个等级,确定不同患者风险程度。同时还应根据患者呼吸道异物分泌状况,对其进行呼吸状况判断。(2)针对遭受严重创伤和手术结束后患者,应对患者多次进行风险预警评估,判断患者存在的异常,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1)预后状况:①入住ICU和机械通气时间:时间越短护理方式使用效果越理想;②氧合指数;③Murray肺损伤评分: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肺部损伤评分,以低氧血症、肺顺应性、X线片和呼吸末正压,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每项指标评分为0-4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④健康状况:采用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进行评价[3],分数越低患者健康状况越好。
(2)并发症发生率:以肺不张、谵妄和呼吸道感染为观察指标,发生率越低护理方式对患者作用效果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数(n)和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预后状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各项预后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重症肺炎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疾病,该病患者免疫能力、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相对较差,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一旦处理不当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为改善预后状况应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判,及早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控制,以此改善预后状况,提升对患者护理效果。因此,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中,在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同时,还应重视对早期预警护理措施应用,加强对患者病情预判[5]。
本次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入住ICU与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以及APACHEⅡ等预后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肺不张、谵妄和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落实早期预警护理,通过及早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并对出现问题进行处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综上所述,将早期预警护理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可通过及时进行干预,减少并发症,利于加快改善其生理异常状况,提升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宁,李静,高华.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01):163-168.
[2]齐青青,孙雪义,王绪芳,等.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重症转化风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116-118.
[3]卢艳辉,等.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09):996-1002.
[4]邢飞,董晓超,张蕾.ICU机械通气患者VAP早期预警模型的建立与效能评价[J].浙江医学,2018,40(16):1843-1846.
[5]李红,贺霞,韩自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的评估[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09):1094-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