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裂入路手术治疗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   作者:王海文
[导读] 目的:探究在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治疗中采取纵裂入路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
        王海文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治疗中采取纵裂入路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接收的76例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上述患者纳入A/B两组中,各38例;前者通过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后者通过纵裂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但B组GOS评分显著高于A组,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7.89%<26.32%(P<0.05)。结论:将纵裂入路手术应用于胼周动脉动脉瘤治疗中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纵裂入路手术;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是较为鲜见的一种病症,在诊断为该病症后,多主张立即采取手术治疗,经手术干预后一般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1]。基于此,此次研究主要以本院接收的76例该病症患者为例,探析在其治疗中经纵裂入路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接收的76例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上述患者纳入A/B两组中,各38例。A组男、女各为19例;年龄35-68岁(50.46±8.77);B组男、女分别为20例、18例;年龄34-68岁(49.87±8.74)。比较患者间一般信息基本无区别(P>0.05),可比。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批;参与者知情。
        1.2 方法
        A组行翼点入路手术;B组行纵裂入路手术,具体操作如下:为患者行全麻干预,而后以纵裂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手术前需协助患者取平卧头正中位,并以头托固定患者头部;在其颧弓上缘和耳屏前1厘米左右作半冠状切口,向上横过中线延伸到对侧颞上线;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左侧或右侧骨瓣开颅,以内侧越过中线(或达到中线的额部骨瓣)为骨瓣,颅骨钻孔4枚,过中线骨瓣者六6枚;使用导板、线锯进行开颅,此过程需注意保护矢状窦,放射状切开硬膜,显露出大脑镰及前颅底,进而以20%的甘露醇250-500 mL进行脱水达到降颅内压的效果;置入手术显微镜,解剖基地池,将脑脊液释放出来以进一步降低颅内压;应用自动牵开器牵开扣带回、额叶纵裂面及大脑镰,同时锐性松解分离蛛网膜粘连部分,以显露双侧胼周动脉与胼胝体;进而沿胼周动脉寻找动脉瘤,显露出动脉瘤近端大脑前动脉;而后将患病瘤颈分离,松懈瘤体和扣带回粘连,应用动脉夹夹闭瘤颈,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动脉瘤夹,在确认夹闭效果后,对载瘤动脉进行罂粟碱湿敷;最后缝合硬膜,回纳骨瓣,关颅。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情况下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预后情况(术后3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得分越高预后越理想)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统计研究数据。涉及计量、计数相关资料分别以(±s)、%表示,t/χ2检验;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时P<0.05。
        2.结果
        2.1 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但B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高于A组,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经治疗,B组患者发生动脉瘤术中破裂、再出血、脑梗死、脑积水以及脑水肿等并发症的概率为7.89%(3/38),明显低于A组的26.32%(10/38)(χ2=4.547,P=0.033<0.05)。
        3.讨论
        有相关临床数据调查显示,胼周动脉瘤发生几率约为1.5%-9.1%,且该肿瘤多与其他部位动脉瘤合并发生。在该病症发生后,一旦胼周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其在临床CT检查中一般会出现明显的特征,即前纵裂上部小血肿往往会在胼胝体前部集中;针对这一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合CT 图像进行检查,以免造成漏误诊。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可通过为患者行头颅 CT、CTA及DSA等影像检查对比,进一步掌握其出血量、出血范围、动脉瘤位置/指向/大小等,以保证手术方案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升治疗效果[2]。
        目前临床上针对胼周动脉动脉瘤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但由于患者病灶位置的操作的手术空间相对狭小,而且在出血后发生的粘连也会对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产生影响,这就导致手术难度进一步加大,增加了手术风险。因而针对该病症患者来说,在其手术治疗中,选择恰当的时机以及手术入路方式十分关键。现阶段临床上多主张以纵裂入路手术为主,特别是在当下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完善下,纵裂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而翼点入路手术也是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手术治疗中可选用的入路方式之一,但这一方式主要针对A2段、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效果较为显著。另外也有研究显示,联合翼点入路与纵裂入路手术治疗胼周动脉动脉瘤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3]。结合此次研究结果可见,在采取翼点与纵裂入路手术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并无差异,但B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好于A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P<0.05)。这一结果证实,在胼周动脉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纵裂入路较翼点入路更具优势。
        综上,在胼周动脉动脉瘤手术治疗中,采取纵裂入路手术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升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洪语, 马军峰, 刘强强,等. 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 036(004):348-352.
        [2]段永红, 梁日初, 廖勇仕, et al. 表现为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 v.17(05):32-38.
        [3]徐建国, 黄煜伦, 孙春明,等. 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分析[J]. 安徽医药, 2020, 024(0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