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云2.陈晓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口腔科 新疆 北屯,836099
摘要:口腔科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科实习生需要在短时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但受时间限制、医患矛盾等因素影响,学习效果一般。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性、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习需要。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临床典型病例问题出发,围绕病例问题展开讨论、学习,从而达到巩固口腔疾病知识掌握的目的。鉴于此,本研究将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应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实习的31名学生,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病例讨论模式口腔科临床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本院口腔科实习的口腔专业本科班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实习时间≥30d;学生同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中途退出实习者;未按照实习考核安排完成实习任务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名。
1.2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批教学经验丰富且年资相近的带教老师授课。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做、学生看为主,由带教老师依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系统性讲解口腔科相关理论知识,带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回顾;讲解口腔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相关内容,老师示范口腔的问诊、检查、诊断等过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病例讨论模式教学。
(1)病例准备、设计问题。带教老师依据口腔科带教大纲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挑选出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病例,提出相应问题及要求,问题设置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以一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例,提出以下问题:该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患病原因?最合适治疗方法?要求学生对案例过程进行自学,总结案例发生的各项问题。
(2)学生自学。将实习生分为不同小组分组学习,由成绩优异、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及协调教学计划和实施,在组长带领下完成个人案例内容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分析并讨论案例发生的具体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等,依据问题做好病例汇报准备,做好发言提纲。
(3)以病例为基础展开师生间互动。每周进行1次病例专题讲座,每组派1名学生陈述疾病症状,汇报小组讨论意见,其他学生依据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形成互动讨论;老师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启发式问题,如:牙痛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牙痛与冷热刺激有关吗?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出教学内容,最后由老师点评各小组临床思路并示范操作,给予学生相应表扬及鼓励,纠正学生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引导其改善并加强学习,总结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4)实践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实地参与到口腔科患者诊治过程中,老师示范各项操作后,学会牙椅调节,口镜、镊子等常用口腔器械的使用,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口腔病例书写及总结。两组学习时间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出科考核、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满意情况调查。(1)出科成绩。采用笔试及实操形式评价两组理论及操作成绩,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临床分析能力及病例书写,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实习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越好[7]。(2)教学效果。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统一发放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并指导学生填写,从教学目标明确、增强互动及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及分析解决能力等方面评价,采用0~2分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3)带教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表从教学态度、教学技巧等方面调查,总分100分,80~100为非常满意,60~79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21~25岁,平均(23.67±1.01)岁。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1~25岁,平均(23.68±1.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组别 基础理论知识 临床操作技能 临床分析能力 病例书写 总分
对照组(n=31) 22.68±3.54 20.11±3.27 16.54±2.01 22.54±3.28 80.15±6.57
观察组(n=31) 24.57±3.56 21.98±3.28 17.68±2.03 24.35±3.31 88.54±6.59
t值 -2.096 -2.248 -2.222 -2.163 -5.020
P值 0.040 0.028 0.030 0.035 0.000
2.2两组出科成绩比较
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临床分析能力、病例书写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教学目标明确、增强学习及互动兴趣、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及提高临床思维、分析解决能力评分及教学效果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具有独立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口腔科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个人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以老师为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淡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已无法适应临床日益增长的口腔人才需求。
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生动、深入的教学形式,依据教学内容和临床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并准备相关病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提出相应问题,围绕具体病例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及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科成绩、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及教学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口腔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克服以往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灌输等缺点,其更加注重对教学病例的综合应用,学生由以往的被动灌输者转换为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查阅相关资料、讨论等方式,得出相应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典型病例为讨论内容,对病例中口腔疾病如何诊断、治疗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间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提高教学满意度。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案例问题,使其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系统的临床思维方式,高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启发式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有目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病例扩展相关知识,引入相关新技术、新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展开病例讨论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查找相关文献,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疾病最新研究热点及成果,实现科研和临床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此外,该种教学方法还需要带教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技能,良好的课堂掌控力,全程把握教学方向、进程,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媒介,为口腔科临床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生间、师生间全面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逐步改进的过程,病例讨论模式教学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受研究时间、样本量等限制,后续研究可对口腔科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和综合,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例讨论模式教学应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实习中,能够提高学生对各项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凯宁,谢颖,高丽,等.口腔本科教学中牙周手术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54(5):335-338.
[2]王翠萍,吕波,汪洋,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1):3828-3830.
[3]薛洋,郑雪妮,段小红.将病例分析式教学模式融入口腔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7,27(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