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朋朋
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00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88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编号为1、3、5...,实验组患者编号为2、4、6...。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仅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接受全程化药学监护,对两组患者TTR、不同时间段INR达标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50.4±20.8)及(34.9±23.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TTR平均值,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出院三天后,15.91%及29.55%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INR达标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凸显,(p>0.05);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对患者INR达标率进行计算,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在提高房颤患者TTR平均值、INR达标率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关键词: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全程化药学监护
前言:房颤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患者会表现出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会导致脑卒中的出现,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房颤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华法林治疗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抗凝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分析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参与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验的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人数为88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8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年龄集中在52岁至84岁之间,(70.7±8.9)岁为中位年龄,男性人数为23人,共计21例女性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集中在53岁至86岁之间,(70.5±8.6)岁为中位年龄,男性人数为24人,共计20例女性患者。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仅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接受全程化药学监护。在全程化药学监护过程中,临床药师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护档案,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INR值。而且临床药师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介绍抗凝治疗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对药物治疗有着充分的了解,规范患者的行为。在患者出院后,临床药师应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给予患者专业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确保患者能够合理用药。在药学监护过程中,临床药师应注意服药方法、药品不良反应、INR监测、外界因素对华法林的影响进行监护,并采取针对性手段加以应对。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TTR、不同时间段INR达标率进行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较多,主要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为了便于分析和对比,将所有数据纳入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整理,在表达计数资料的过程中使用百分比完成,数据检验采用X2完成,而计量资料的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差(±)完成,采用t完成数据比较。如果数据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就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组患者TTR平均值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50.4±20.8)及(34.9±23.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TTR平均值,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INR达标率
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出院三天后,15.91%及29.55%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INR达标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凸显,(p>0.05);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对患者INR达标率进行计算,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凸显,(p<0.05)。见表1。
3.讨论
共计88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参与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3]。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50.4±20.8)及(34.9±23.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TTR平均值,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两组组间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出院三天后,15.91%及29.55%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INR达标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凸显,(p>0.05);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对患者INR达标率进行计算,对照组患者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INR达标率分别为18.18%、22.73%、38.64%,实验组患者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INR达标率分别为36.36%、43.18%、59.09%,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本次实验表明,全程化药学监护在提高房颤患者TTR平均值、INR达标率方面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吉宁,马宝新.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21,34(02):189-191.
[2]胡耀武. 不同华法林抗凝强度对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04):50-51.
[3]陈晓琼.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衰弱水平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