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才
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07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共纳入84例病患按照手术时间进行分组,纳入42例病患在入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纳入42例病患入院后先接受保守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测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所得结果相比均显示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为7.14%较对照组所得结果26.19%具有更低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接受保守治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及症状后再进行普外手术,能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
关键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最佳时机;治疗效果
引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因素包括炎症或胆道结石等,具有发病急﹑其病情病程及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需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若未控制住病情,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临床中使用手术治疗较为常见,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具有切口小,不易被感染,术中出血量少的情况,因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何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有更佳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的一大重难题。本次研究将针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普外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后所得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共纳入84例病患按照手术时间进行分组,纳入42例病患在入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纳入42例病患入院后先接受保守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9:23,年龄均位于27-72岁之间,所得均值疗效为(47.91±5.39)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8:24,年龄均位于25-71岁之间,所得均值疗效(48.39±4.98)岁。对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组间可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前给予呼吸支持﹑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及静脉通道建立。患者呈仰卧位进行手术,在进行全身麻醉后,对患者建立气腹,其位置选取自脐下,而后将患者调整为头高脚低的体位,抬高右侧在剑突下取一切口﹑右下腋前线肋缘与右锁骨中线肋缘放入胆道镜与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胆总管的探测治疗与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手术。
观察组:该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体液复苏﹑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性治疗。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体温﹑腹痛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等恢复正常后,CT检查腹腔中无渗出后,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评测对比。(2)治疗后并发症所得结果评测对比。
1.4统计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量指标指以(x±s)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指标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评测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所得结果相比均显示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png)
2.2治疗后并发症所得结果评测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为7.14%较对照组所得结果26.19%具有更低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png)
3讨论
我国人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善,每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威胁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较其他普通手术的治疗方案的优点更多且不良反应更少,因此临床中老师的选择度更高。在治疗前或治疗后采用该方案进行手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争议[2]。
相关资料显示,在治疗前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能增多在术中的出血率,增长手术时间,使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3]。在保守治疗后,能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从而降低术中的风险度,使手术的安全性变得更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时长与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更低,并发症率也具有更低显示(P<0.05),提示在手术切除前进行保守治疗,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较稳定,减少组织粘连情况等使术中的治疗难度下降,从而有更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接受保守治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及症状后再进行普外手术,能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媛媛. 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016):2083-2084.
[2] 孙建国,贾再利,白军红.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的探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9):72-73.
[3] 秦菊芳.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普外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02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