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期   作者: 彭吉敏1 游晓燕2
[导读] 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
        彭吉敏1   游晓燕2

        1成都武侯御安堂诊所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43
        2成都市武侯区簇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4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诊所进行治疗的88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在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性相对较高,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中医;小儿;过敏性咳嗽
        0引言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也是极为特殊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隐匿性哮喘,最基本的临床表现就是咳嗽,而其咳嗽的特点以慢性咳嗽为主,不具备其他哮喘中的呼吸困难反应,因此采用的治疗对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患儿患病的原因多为接触过敏原,致使呼吸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过敏性咳嗽的症状,但由于其先表现为呼吸道的不适,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常会将其归入感染性疾病,影响后续治疗的进程和有效性[1]。患儿在患病后,于早晨和夜晚的咳嗽症状最为明显,对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危害着幼儿的健康成长。结合临床治疗来看,中医在其中发挥着较大的治疗价值,因此,本文对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本诊所所收治的88例过敏性咳嗽患儿纳入研究范围,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4.6±1.5)岁;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4.8±1.3)岁。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的信息对比,可知两组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给予氯雷他定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伤害)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丙卡特罗片[生产企业: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70921]以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生产企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X20010357]进行治疗,口服方式。其中氯雷他定片的用药量标准为:2岁及以下患儿每次服药量为3.3mg,2岁以上患儿每次服药量为5.0mg,用药次数为1日1次。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用药量标准为:2岁及以下患儿每次服药量为2.5mg,2岁至5岁患儿每次服药量为4.0mg,而5岁以上患儿每次服药量为5.0mg,用药次数为每日1次。丙卡特罗片用药量统一为每次1.0 g,1日2次。10d为一个治疗疗程。
        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以中药药剂为主,取冬花、紫菀各10g,桑白皮8g,前胡7g,桔梗、射干、陈皮、苏子、甘草、杏仁、牛子各6g,炙麻黄5g,在冷水中进行煎熬,每日煎煮1剂,每剂分3次进行服用,服药周期为10d[2]。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按照治疗效果划分为三个标准,即显效、有效和无效,计算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进行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

        2.2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患儿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可能发生于多个年龄阶段,一般临床表现为咳嗽,且呈现反复性,发病时间较长,引起患儿过敏性咳嗽的原因通常是接触过敏原、呼吸刺激性气味儿以及冷空气的影响等,当患儿患病感到不适时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治疗方法为辨证施治,根据患儿的临床反应症状分为发作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所依据的治疗原则为分期防治、攻补兼施,治疗关键是止咳化痰,止咳平喘,改善患儿的肺部状况,疏通气机、消除气滞[3]。对于中医治疗方式的选择也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症表现和病情发展情况给予合理的药方指导,从而才能够发挥中药治疗的优势,帮助患儿有效治疗过敏性咳嗽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治疗方式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而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但是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表明,中医在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疗效,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咳嗽等症状,快速恢复患儿的正常呼吸道功能,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用药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耿晓,阎兆君.小儿过敏性咳嗽用药规律探究[J].现代中医药,2020,40(04):33-37.
        [2]李慧卓.小儿过敏性咳嗽患儿采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6):32.
        [3]张敏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8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