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祯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情感障碍为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持久、显著的心境或情感改变[1]。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稳定性差:典型表现为心境的低落或高涨、缺乏愉快感、意志减退、行为抑制剂、强迫思维和行为、焦虑障碍等,甚至可伴有认知改变、妄想、幻觉等。
关键词:青少年 情感障碍 临床
情感障碍为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持久、显著的心境或情感改变[1]。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稳定性差:典型表现为心境的低落或高涨、缺乏愉快感、意志减退、行为抑制剂、强迫思维和行为、焦虑障碍等,甚至可伴有认知改变、妄想、幻觉等。青少年情绪障碍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对此病因尚不明确,但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会对青少年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情较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因此对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情绪、避免自杀意义重大。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干预用于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收集时间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对象为某院收治的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共72例,以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6)与参照组(n=36)。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2~23岁,平均(17.53±1.97)岁,病程2~5.5个月,平均(3.54±1.01)个月。参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2~21岁,平均(17.48±1.95)岁,病程2~6个月,平均(3.57±1.05)个月。两组资料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均符合国际精神病学分类与诊断中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丢失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1.3方法参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其正确认知、积极对待生活,给予积极暗示,提升患者自我价值感。鼓励患者参加唱歌、跑步等集体活动,多有有益或感兴趣的事,远离消极事物。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其安慰、支持、肯定、赞扬等,并对患者提出问题耐心解释,消除其疑惑,协助建立战胜情绪障碍的信心。了解患者内心价值观及美德,给予理解与肯定,诱导患者建立积极预防思想,多关注人性善良与优点,而非缺点、丑恶。
通过积极心理学观念,引导患者建立对美丑的正确观点,对其正常心理活动中心理学研究空白进行填补,引导其恢复积极的个性。对处于困境中的患者进行自身潜能挖掘,可有效预防疾病。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对其生活中错误认知、观念、情绪进行纠正,并传播正确的认知、情绪方面的知识,协助患者建立健康、乐观的生活观念。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多进行交流,动用社会力量给予患者支持、关心。还可使用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生物反馈、心理暗示治疗等方法。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不良情绪情况。采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标准[2]对患者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分,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心理活动节律性、意识水平、心理受创后康复能力五个项目,每项10分,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好1.5 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4.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通过表1得出,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
2.2 两组不良情绪出现情况通过表2得出,研究组不良情绪出现率为8.33%,与参照组22.22%相比,明显更低(P<0.05)。
3.讨论焦虑与恐惧为首次创伤经历后于潜意识内深刻植根的心理现象,主要体现为内部矛盾与防御冲突[3]。有相关研究表示,青少年因早期经历过与母体分离,情绪未得到满足,容易出现不安与焦虑感。青少年情绪障碍形成与早期个性形成中受父母影响有密切关系,如父母存在焦虑或神经质症状,容易使青少年时期形成负面情绪,出现焦虑、不安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手段干预,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社会功能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正常人如何在良好的环境下更好发展、积极生活,并使其潜能在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挥[4]。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医生以一种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患者,通过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改善其情绪,激发潜能、提升能力,进行人才识别与培养,使其恢复正常生活,并丰富其生活。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美德、积极特质,使人类意识到如何使生命更具意义。目前心理学研究主要站在患者消极心理层面进行研究,而积极心理学干预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使人类生活更具意义,在关注点上发生较大变化。本次研究将积极心理学干预用于患者治疗中后,其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不良情绪也明显减少。提示积极心理学干预用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不良情绪出现,促使其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清,张润荣,王东明,等.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与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16(12):33-34.
[2]董莹盈,占建华,何为民,等.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积极心理学管理范式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20,19(10):1852-1854.
[3]王璐,杨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1(2):18-18.
[4]董莹盈,占建华.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9,55(3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