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鑫
泸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7月~2021年1月就诊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至研究中,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显著的干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效果;影响
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低氧或脑血流减少所引发的脑损伤[1],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中因为上述疾病而死亡的患儿较多,且疾病较为复杂,引发因素较多,临床上并没有根治的方式,只能够以综合治疗为准。故,在选择药物治疗期间,一般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以期能够得到相应的价值[2]。此次研究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分析效果,详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8年7月~2021年1月就诊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至研究中,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
100例患儿通过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且研究取得患儿或其家属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有27例患儿为男性,女性有23例,平均胎龄值为(41.21±0.69)周;对照组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各占总例数52.00%、48.00%,平均胎龄值为(40.95±0.74)周。
2组治疗比较,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症状且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②进组前并未接受其他方式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等疾病患儿。②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患儿家长疾病的情况,安抚情况,对患儿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及处理,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干预,同时对患儿进行消毒措施,预防较差感染。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①窒息惊厥:部分存在窒息的患儿一般面色并无较大变化,但窒息严重则会出现苍白或青紫等,这时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意识状态等。②颅内高压:部分患儿还会出现颅内高压情况,需要将患儿体位进行变动,即选择头高足低的体位,头部需要仰面向上,不可以向一侧进行倾斜,同时还需要让患儿保持静卧。③喂养:患儿在出现疾病后,可能会导致其吸吮能力有所下降[3],因此需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进行喂养护理,同时还需要预防患儿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④抚触:对患儿进行一定的抚触护理,可有效刺激患儿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刺激患儿的神经组织功能,对于部分病情稳定患儿能够进一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⑤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缓解患儿负性情绪,告知患儿疾病的情况以及后续的治疗进展,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一个较好的态度面对疾病,同时缓解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以颅内高压、窒息惊厥、呕吐作为评估指标。
家长负性情绪评分:焦虑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越焦虑;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越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利用百分比(%)对实验中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X±S )对实验中计量资料进行表示,SPSS 21.0软件包分析数据资料,若P值小于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低于对照组(62.00%),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常见的儿科疾病,有关学者表示,出现此类疾病主要与羊水污染、围生期窒息有关系,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稍有不当,还可能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的病情稳定,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喂养以及避免并发症的护理,能够保证安全,有利于刺激患儿神经组织的恢复情况,还能够有效促使患儿的病情恢复。
由表1-表2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家长不良情绪,还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存在显著护理干预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显著的干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晓冰,王少娜,张银君.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89-191.
[2]赵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18-219.
[3]李军颖,马欢.新生儿HIE的早期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7,30(2):24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