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期   作者:潘莹
[导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
        潘莹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共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小组称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小组则称之为试验组,护理完成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医学病情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8.00%。术后离床时间与术后出院时间方面,试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造更为有利的急救条件,是抑制患者病情复发,提高预后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入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当中包括15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46~60岁的区间之内,平均年龄为(51.25±1.03)岁,试验组患者当中包括13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位于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04±1.02)岁。注意所有患者均按标准进行排除,不含有肺部感染性疾病,且不存在肝肾功能障碍问题。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预检、分诊、送入抢救室、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等。试验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1)组建急诊护理路径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护士组建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负责统筹整体工作,询问科室专家意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对当前急诊护理程序进行全面评估,分析科室具体情况,重新规划、分配工作时间、护理人员,提高排班的合理性;进行组内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急救技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行为规范等,确保所有护理人员掌握具体急诊护理路径,考核合格后上岗。(2)急诊护理路径实施:①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次评估,随后进入急诊护理路径;②开放绿色通道,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与医生取得联系。(3)护士长统一指挥、调度,全面落实危机值报告制度。(4)抢救时坚持“定位、定人、定时、定则”的原则,在1~2min内,给予患者氧气吸入,2~5L/min;3min内完成血压、血氧测量;5min内建立静脉通道;10min内完成采血、心电图监测;遵照医嘱给予患者0.5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5)抢救过程中,与手术室取得联系,嘱咐其做好手术准备。(6)转运交换,在患者的病情被确诊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需要将患者转运至相应的病房,如果患者需要手术,因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前容易出现紧张现象,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与患者交流沟通,安抚患者紧张的心理,并缓解患者的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用实际的数据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7)心理护理,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作迅速,患者对死亡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接到患者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简单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现象,同时需要与患者的病情症状相结合,能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8)仔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处理。(9)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对疾病及治疗有全面、正确的了解;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情绪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10)出院时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诊,告知其注意事项,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上述研究后可知,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4%,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则高达28%,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的平均为(30.2±4.3)h。对照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的平均值为(52.4±7.8)h,二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出院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院时间,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不同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堵塞,致使心肌细胞严重且持久的缺血,引发一些心肌细胞由于缺血出现变形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以胸痛、心功能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为主要表现,临床检查会发现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血液黏稠度上升,嗜血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或者彻底消失,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显著提高,心肌出现急性损伤或坏死的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彻底闭塞半小时就会出现心肌坏死,伴随时间的延长,坏死心肌会明显增多,使正常的收缩力量丧失,会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的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出现猝死的表现。
        从临床角度而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循环障碍等,这是因为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冠状动脉持续性缺氧,也有可能是冠状动脉急性缺氧,胸痛症状明显。急性心肌梗死具备发病较快的特征,会在短时间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今医学上已经就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得出了明确结论,主要包括激动、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寒冷刺激或便秘也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发病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疼痛较为剧烈,服用药物或休息后无法改变这一症状,发病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或出汗现象。当然不排除部分患者在发病中无任何痛感或仅位于上腹部有痛感。一般而言,医护人员会通过心电图衍变或血清标志物变化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极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心脏破裂、心律失常还有心源性休克,这些均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据权威调查显示,适时介入急救护理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救治效果的有效手段,必须提高对急救护理的重视,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手段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有的护理与救治。
        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快,所以必须争分夺秒的对其进行抢救与护理,这对护理人员而言也是极为严格的要求和挑战。利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率,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急诊护理的护理人员拥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责任心,在技术和素质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可以通过有效的配合与分工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救治,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节约了急诊前的时间和资源。另外,上述分析已经证明急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还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治愈效果较差的问题。相对于常规组患者而言,试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更短,这些数据均可证明急诊护理在救治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时机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存活率。
        4结语:综上所述,情绪、过度劳累等因素均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且疾病进展快、预后差,需积极救治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争取最短时间内开展有效救治、抓紧时间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救治期间配合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效果,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陶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6):259-260.
        [2]徐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0):281-282.
        [3]曹诗珍.临床路径在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名医,2019,(7):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