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期   作者:武小兰
[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武小兰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4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足病,临床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甚至发生局部溃疡,其发生与周围血管病变、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足压升高等诸多因素有关。为预防本病的发生,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筛查;预防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引言
        糖尿病在临床慢性病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是由机体内糖类以及脂肪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若患者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则会对其血管、骨骼、关节以及足部组织造成损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会导致患者足部和下肢出现明显改变,严重者会引起机体出现感染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有2型糖尿病病史;能自主生活不受限;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者;意识障碍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神经症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未定期入院复诊或诊疗资料不全者。按照是否开展糖尿病足筛查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实验组:男22例,14例;年龄56~82岁,平均(63.32±12.82)岁;病程1~10年,平均(8.12±1.92)年。对照组:男23例,13例;年龄55~80岁,平均(62.87±12.53)岁;病程1~9年,平均(7.96±1.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为患者构建个人健康档案,并在档案中详细记录患者姓名、家庭住址、电话联系方式,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至2次,并嘱患者每个月定期入院复诊,并在复诊前1天行短信通知。实验组:给予糖尿病足筛查预防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向糖尿病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播放糖尿病足病专家讲座视频,并结合患者病情向其介绍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此外,请患者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建立糖尿病足病预防病友群,请患者关注群信息。(2)糖尿病足具体筛查措施。护理人员待患者每次入院复诊时,均协助其完成下肢多普勒血流监测、踝肱指数测定、踝反射以及下肢针刺痛觉、温觉、压力觉,结合上述检查结果评估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将相关检查结果据实填写在患者个人档案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预防性干预,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结合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案例,强调规律用药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此外,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穿大小合适的鞋子,睡眠前用温清水泡足、按摩,对于足部皮肤干燥的患者可在双足清洁后适量涂抹润肤膏。干预12个月后评定效果。
        1.3观察指标
        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后参考ESCA量表评定,总分0~172分,得分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成正比。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足发生情况
        实验组共有2例发生糖尿病足,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共有9例发生糖尿病足,发生率为25%。

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
        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有大幅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
        3讨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1型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症状表现;另一种是2型糖尿病,是以肥胖、疲乏无力为主要症状表现。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多发人群,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同时,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使得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老年人的病程相对较长,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可引起眼、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多器官、组织的慢性损害与功能障碍,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白内障、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为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应积极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过于单一,护理内容缺乏预见性,效果不佳。面对这样情况,本研究中,为实验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了预见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普遍缺乏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无自觉症状的时候,通常会少用药、停药。鉴于此,预见护理干预中,为患者实施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护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同时,针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白内障、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根据不同并发症的病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给予老年患者以运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身体素质,避免由于缺乏运动、体重增加而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进行性加重,从而达到改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结语
        糖尿病患者若未及时对其高血糖情况进行治疗,疾病长期发展会造成患者周围神经出现异常以及外周血管病变,使得患者关节以及足部软组织正常形态遭到破坏,出现畸形,从而出现各种足部问题。若治疗无法缓解患者足部以及下肢临床表现,则会引起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予以糖尿病患者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指导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引发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包括溃疡、感染、Charcot关节病以及足趾畸形,其中溃疡是导致糖尿病足出现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主要起源于感觉神经异常和运动神经障碍,由于神经功能受到抑制,足部正常的排汗功能丧失,使大量液体积聚在患者足部,对足部组织形成进一步损伤,使大量细菌在患者组织深部繁殖。同时血管疾病会使患者损伤组织愈合时间延长,增加感染风险。对患者实施护理教育干预,针对其足部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不同等级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教育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并掌握了预防糖尿病足出现的方法,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干预,指导患者挑选合适的袜子以及鞋子,并定期修剪脚指甲,予以足部有效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吕小玲,章苏文,邹美君.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价值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8):124-125.
        [2]胡贵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患者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6):114-115.
        [3]黄燕文,刘莉,叶伟英,等.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46-48.
        [4]覃雪梅,刘洁,吴金玲,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954-9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