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期   作者:殷颖
[导读] 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相关预
        殷颖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0015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相关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策略。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1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60例患者累及皮肤系统,占比60%,临床表现皮肤皮疹、瘙痒、水肿等;12例患者累及消化系统,占比12%,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28例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占比28%,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头晕、眩晕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好发人群是老年人与儿童,其中老年人43例、儿童39例,总比例为82%。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多因素相关,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使用禁忌,用药之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的过敏史、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等,规范用药方案,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药物管理;改进方法
        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针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步严格化,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是医务人员及患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中药注射剂来讲,其药效相对温和持久,能够对患者加以身体上的整体化治疗,长时间使用药物的成效更好。然而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且部分成分不明确,对老年人以及儿童存在较大用药安全隐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因此可能增加。本研究所以选取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8-66岁,平均34.14±2.72岁。
1.2方法
        选取从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药师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基础资料信息,明确纳入分析范围之内的患者,按照患者用药情况加以比较,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症状、处理方法及患者预后进行记录。强化医院药品管理,针对采购操作中,认真的检查多种药物的质检报告合格性,了解密封与包装的完整性,对药品进行验收以及保存。并且注重药房内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指导,严格结合医院的流程规定运用中药注射剂。在此期间药师要了解自身的职责,体现自身价值,掌握中药注射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因素,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临床,便于医生综合全面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类型,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因素,如患者年龄、机体脏器功能以及合并用药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值检验。
2结果
2.1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对于1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患者是皮肤反应,占比60%,临床表现皮肤水肿、红疹、瘙痒等;12例患者是消化系统反应,占比12%,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28例患者是神经系统反应,占比28%,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头晕、眩晕等。
2.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和年龄结构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与儿童,其中老年人43例、儿童39例,总占比为82%。
3讨论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患者自身特征有关,患者自身的健康状态以及身体素质不同,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也会有所差异:中青年人群身体综合素质高一些,相对比较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儿童及老年人的体质相对差,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会相应增加。医院应增强药物管理,强调中药注射剂药品数量和名称的准确性,药品管理员全面核查药物的质检报告与批准文号和密封现象,强化药物保存管理,定期检测药物储存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另外,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使用禁忌,用药之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的过敏史、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等,编撰/发放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用药教育手册,以减少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中,为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我们选取了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60例患者为皮肤系统反应,占比60%,临床表现为皮肤水肿、皮疹、瘙痒;12例患者累及消化系统,占比12%,临床表现为腹胀与恶心呕吐;28例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占比28%,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与头晕/眩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好发人群是老年人与儿童,其中老年人43例、儿童39例,总比例为82%。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使用禁忌,用药之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的过敏史、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等,编撰/发放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用药教育手册,以减少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邓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43-145.
[2]金云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防治对策探究[J].海峡药学,2018,30(6):270-271.
[3]秦丽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防治对策[J].北方药学,2018,15(5):173-174.
[4]刘超,贾婉茹.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J].淮海医药,2018,36(1):111-113.
[5]徐冠,禹建春,吴昌枝.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