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期   作者:陈洪忠
[导读] 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方法。
        陈洪忠
        南通市通州区张芝山中心卫生院  预防保健科 , 江苏  南通226300
        【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区内居住满一个月的非常住流动儿童200名,再选取本市区内常住儿童200名,比较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五苗”全程覆盖率,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五苗”全程覆盖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5)。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不知道应该接种、认为接种时间不合适、不知道接种的时间地点、认为没必要接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同时加强计划免疫宣传的力度,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的相互协作,还可以大力推广应用“多联多价”疫苗。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证;“五苗”全程覆盖率

        我国人口基础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很庞大,由于流动儿童的居住地具有不确定性,经常更换居住地点,因此很多流动儿童都不能及时接种免疫疫苗,这也导致流动儿童成为了疾病高发人群,基于上述情况,如何解决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问题,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本市区内的200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现将相关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市区内居住满一个月的非常住流动儿童200名,其中外省流入儿童92(46.0%)名,省内其他城市流入儿童56(28.0%)名,本市其他区县流入儿童52(26.0%)名。具备户口的流入儿童181(90.5%)名,不具备户口或者户口不详的流动儿童19(9.5%)名。200名流动儿童中,有男108(54.0%)名,女92(46.0%)名,0岁28(14.0%)名,1岁35(17.5%)名,2岁39(19.5%)名,3岁31(15.5%)名,4岁29(14.5%)名,5岁20(10.0%)名,6岁13(6.5%)名,7岁5(2.5%)名。再随机选取本市区内常住儿童200名,其中有男106(53.0%)名,女94(47.0%)名,0岁29(14.5%)名,1岁37(18.5%)名,2岁38(19.0%)名,3岁30(15.0%)名,4岁28(14.0%)名,5岁18(9.0%)名,6岁12(6.0%)名,7岁8(4.0%)名。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研究方法
        比较200名流动儿童和200名常住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并对比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苗、乙肝疫苗“五苗”全程覆盖率,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志。
2结果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为86.0%,常住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为97.5%,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流动儿童的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苗、乙肝疫苗“五苗”全程覆盖率为81.5%,常住儿童的“五苗”全程覆盖率为98.0%,流动儿童的“五苗”全程覆盖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五苗”全程覆盖率所指的对象,均是年满1周岁的儿童)
3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200名流动儿童中,有14(7.0%)名儿童免疫空白,这14名儿童的计划免疫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4(28.6%)名家长不知道应该接种、有2(14.3%)名家长认为接种时间不合适、有6(42.8%)名家长不知道接种的时间地点、有2(14.3%)名家长认为没必要接种。
        针对上述几项因素,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健全地方性法规,同时应该加强计划免疫宣传的力度,家长或者监护人缺乏对预防接种的了解,是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和监护人宣传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对预防接种的了解,促使家长和监护人能够积极带领孩子参与预防接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发布平台、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渠道,增强宣传力度,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家长和监护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的相互协作,准确掌握流动儿童的具体情况,例如各年龄段流动儿童的底数等等,在查漏补种过程中,也可以与街道办事处相互配合,提升工作效率。另外也可以大力推广应用“多联多价”疫苗,此类疫苗只需注射一针,就可以同时预防多种疾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完成,也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五苗”全程覆盖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5),由此可见,很多流动儿童都没能及时接种免疫疫苗,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该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疫苗接种率,保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静静.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KAP现状及干预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0,14(02):94-96+105.
[2]吴宁.2018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2):1517+1519.
[3]孙晓玉,管治旭,俞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32):12-15.
[4]狄雯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