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段旭升
[导读]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与运行。

        段旭升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与运行。通过在施工管理层面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质量,另外还能够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规范,促使他们的操作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执行,提升施工现场的监管水平,最大程度保障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推进企业的合理运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

        1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繁杂且庞大的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人员较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之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此外,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警示牌位置摆放不当、没有合理设置搅拌机和配电箱等。虽然这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2没有严加管控施工品质
        对于房建工程项目而言,如果在工程项目进场施工阶段,场地工人没有严加遵从工程设计图纸及行业内现行的规程标准完成施工,则很难保障施工品质。另外,如果建筑企业选购的施工建材质量不达标或者在建材运送到场之前,施工管理人员没有严加抽检建材,致使正品建材被换成劣质产品等,都会影响施工品质,难以增强建筑企业的总体实力。
        1.3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意识不强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市场行业,建筑行业中的工作人员鱼龙混杂,很多投身于建筑行业的劳动者其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存在部分负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不够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从而拉低了整个工程管理的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优秀施工人员中提拔出来的,这些人员整体安全认识不够,他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远高于对安全稳定的认可。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而他们薄弱的施工安全监管意识会造成该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稳步持续的发展进程。
        2优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策略
        2.1明确企业精细化管理目标
        企业的相关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符合实际情况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从而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而且就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建筑工程在施工时的具体管理要求,对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综合的改进。管理人员务必要深刻充分地认识到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总而言之,企业要明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内容以及其重点内容,必须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时常发生的重大性失误为借鉴,积极制定出预想中会出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通过明确精确具体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不仅能够大大地提高建筑工程其精细化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更加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比如,在建筑某一房屋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明确了该项目中具体精确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有效运用了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清楚并满足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需求,有效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水平。
        2.2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所开展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精细化,施工单位需要对具体的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处理。根据新时期背景下针对建筑工程所提出的建设要求,在管理思想和战略机制上进行合理的处理。首先,对精细化管理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顺应新时期针对建筑工程建设在质量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将全新的管理思想有效的落实下去。之后,根据国家在建筑管理方面所提出的具体法规对具体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具体的管理要素,对具体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设置,这样能够保证针对建筑工程所构建的工作机制更加的规范,所呈现的工程效果也更加的合理。


        2.3加大施工建材的质量管控力度
        不论哪一类工程项目,在进场施工阶段都会使用大批施工建材,施工建材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建造品质。因此,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务必要对施工建材的品质实行严加管控,不仅需要核实建材供应商的资质,而且在施工建材运送进场之前要委派专人对建材的规格型号、质量做好抽检工作。如果施工建材的品质不达标,则应对整个批次的建材做出返厂处理。反之,如果建材品质合格,则应将建材匀整地码放在工程场地的指定位置,同时对其做好防护措施,以此避免建材遭受污染而失去效用,影响工程质量。
        2.4强调管理规划的科学性
        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显然是错误思想,因此在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化要点上,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强调管理规划的科学性,管理人员要秉持科学原则,在合理范围内追求最大化收益,保障管理成果精细且有效。以工期管理为例,首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可以依照原有方法对工期进行阶段性设定,并得出总工期;其次,在阶段性工期及总工期设定中必须适当增加工期时长,此举可以让工期规划方案的抗风险空间提升,以便应对意外情况造成的经济风险,这样管理规划方案就足够科学。例如,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通过计算先提出了初步的工期规划,随后对施工各阶段所面临的环境及施工需求,对各施工阶段的施工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发现高层作业施工的风险水平较高,容易发生意外情况,此时该管理人员对所有存在高层作业施工的施工阶段,均进行了工期延长,这样即便意外情况发生,也不会在合同条例层面出现工期经济损失,变相地做到了收益最大化,其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科学性。
        2.5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意识
        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加强质量检查工作,并在工作人员中逐级落实施工工作的责任。同时,只有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施工水平,才能有充分应对工程风险和建设困难的能力。在前期规划、现场勘察、风险防控、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都必须充分熟悉精细化管理团队的工作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完善施工管理模式在建设工期、施工安全、实际施工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以自身高素质来严格遵守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的合法、稳定运作,充分体现建筑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所应当具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即施工中产品生产过程的输入,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组织管理等等。一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工程性质,具体划分实施性施工组织、专项施工组织等设计。施工组织在得到批准之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执行,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建筑资源,采取科学、及时的措施有效控制各项具体的生产活动。管理施工组织的关键是在控制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必须分解到方方面面,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个施工人员人,并严格落实工序交接,在每一个工序交接处做好登记、签字,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工作责任能够被追溯。
        2.6做好机械设备节能的管理
        对于目前使用的机械产品,大部分存在无标识的情况,加上对设备的使用记录不够完善,导致后期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采用类似汽车标志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张贴相应的标志,对于没有检测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工程机械在工作中,通常会以燃油作为燃料。但部分业主为了经济利益,严格控制燃油成本,导致劣质燃油开始流入市场。劣质燃油的使用不仅会对整个设备造成危害,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也会大大升高。因此有关的职能部门需要联合进行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劣质燃油的行为。由于我国的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增加,有时不得不使用高污染的机械加工产品,对于此类产品应该加强管理,做好限制使用的有关措施。具体当地的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机械产品的使用范围,并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高能耗机械产品。施工工地的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机械产品的使用数量种类以及使用时间。并做好燃料的控制和有关事项的登记工作,从而不断完善工程机械的环保信息台帐。
        参考文献:
        [1]罗永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1):156-157.
        [2]庞红刚.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8):27-28.
        [3]王群芳,张连丰,杜鹏飞.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砖瓦,2021(03):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