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及围堰技术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期   作者:  杜中玉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之下提供充足电力供应的保障措施,同时也具有保护环境的重要功能。
        杜中玉
        临沭县水利工程保障中心   山东 临沭  2767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之下提供充足电力供应的保障措施,同时也具有保护环境的重要功能。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需要利用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并且这两项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将会对经济成效产生影响,也关系资源优化效果。基于此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应用的重视。为此本文章简要介绍了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内涵,并对水利水电工程中两项技术的应用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别阐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施工流程
        
        科技的发展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多种有助于施工质量提升的新型技术及工艺,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况及具体需求合理进行施工技术的选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快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可为施工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收益。为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并结合施工中的问题谨慎施工,实现施工流程的规范化,以此打造更为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
        1.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分析
        1.1施工导流
        1.1.1基本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施工导流可确保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围堰围护的方式进行基坑围护,并可利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河道水的引流,使河道改道,绕过施工现场,以免施工对河道产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施工导流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导流方案,才可有效避免施工中的汛涝灾害的发生,也可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节约及也施工质效的全面提升,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着重进行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
        1.1.2施工导流的阶段划分
        施工导流阶段可依据泄水条件的不同或施工进度的差异而划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1.1.2.1初期导流阶段
        初期导流是指利用围岩进行挡水处理,河床截流至坝体修建区域均属于之初期导流的区域,并且围堰高程之上的所有部分也属于这一范畴。
        1.1.2.2中期导流阶段
        中期导流是指利用坝体进行挡水处理,此阶段未对导流泄水建筑物进行封堵导流,且在坝体高度逐步增加的同时其库容量也将进一步提高,因而防洪能力也将会同步有所提升。
        1.1.2.3后期导流阶段
        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封堵、大坝设计高程的修建均属于后期导流阶段的施工范畴,且此阶段中还应用了永久泄水建筑物。
        1.2围堰技术
        1.2.1基本概述
        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围护结构,其属于临时搭设的结构,可对施工过程中水土进入施工区域产生有效阻挡,并可有效进行施工区域内多余积水的排除。通常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应用率较高,且需要在主体建筑修建完成之后拆除围堰设施。
        1.2.2围堰类型划分
        1.2.2.1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结构的构成有两种,一是土体,二是石体,此种围堰通常应用于上下游横向围堰施工中,并且此围堰形式中的土石材料利用率较高,并且施工操作简便易行,具备较高的基础适应性。根据允许基坑淹没标准进行划分,还可将之分成两种,分别是过水围堰与不过水围堰两种形式。

其中,应用较多的是不过水围堰,这是由于过水围堰后期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维护,并且还需做好益流面的加强,过水围堰修筑通常用于两岸接头及围堰下游基础施工中,以避免其被水流冲毁。
        1.2.2.2木板桩围堰
        木板桩围堰常用于基坑面积不大且不太深的工程当中,且常利用榫槽连接板状的围堰形式,可对渗漏问题的发生进行有效规避。同时,还可根据水的深度进行木板桩层数的适当调节,从而确保取得理想的围堰效果。
        2.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施工流程
        2.1.1测量放线施工
        施工开始前,首先明确测量控制点,并对必要性的施工标志进行设置,还应确定堰体轴线的具体位置,从而可确保堰体砌筑时可控制好砌筑范围并使砌筑不偏离正确方向。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堰体砌筑断面的高程测量及尺寸测定,以获取到精准的测量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2.1.2防坡木桩的设置
        通常围堰底部的深淤泥较多,因而需要在堰体两侧的坡脚处进行防坡木桩的科学设置,这可有效防止堰体滑移现象的出现。通常应选用长6m、直径0.2m的木桩作为防坡木桩,且两个桩的间距应控制在0.5m之内。若木桩的埋设深度不足,可采用人工方式打桩,以便将之打入堰底淤泥深处,也可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打桩,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1.3黄土的装袋与码放
        若是水利工程施工地的土质为杂填土或存在较多垃圾,则需要采购黄土,并将之运至施工现场利用人工方法进行装袋,装袋量应介于满袋的5成至8成左右,切忌完全装满。装袋后需利用铁丝或细麻线将袋口缝紧,且需平铺放置于需砌筑的区域,并注意错缝放置,从而确保黄土袋可码放得整齐与平整。
        2.1.4彩条布的布设
        在堰体形成之后,可在迎水面处进行彩布条的布设施工,以利用彩布条对水流予以相应的阻挡,以防止堰体出现水渗漏问题。
        2.2水利工程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2.1合理布设围堰平面
        围堰平面布设时,应合理进行材料堆放位置的选择,并了解堰体的排水设施设置情况,了解交通运输道路是否便利,并结合建筑物的外形及施工模板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围堰平面的设置。应合理设置建筑物轮廓与横纵两个方向坡趾的距离,其与横、纵向坡趾间的距离应分别高于20m与2m,从而通过间距的合理设置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若是基坑面积不大,其通常会存在水流排泄不够通畅的问题,会对围堰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结合围堰设置类型、建筑物外形以及施工导流方案合理进行围堰平面的设计。
        2.2.2科学设计心墙式防渗体
        土石围堰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围堰建筑形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标准做好围堰保护设计,若需在静水位之上进行心墙式防渗体设置时,应确保将其设置在静水位上方的0.6m处,同时,心墙式防渗体设置时,还应考虑到施工沉降程度、水位壅高,同时还应将顶部防护结构纳入考量,以确保心墙式防渗体施工可便于后续施工的开展。
        结语: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中极为关键的施工技术措施,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进行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并要提升后期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应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施工地情况合理进行围堰技术的应用,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做好围堰平面设计及心墙式防渗体的设置,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效,发挥其重要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洁.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家,2017,7(680):69-70.
[2]付江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9(27):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