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城市设计如何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期   作者:尹娟
[导读] 城市设计是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和公共空间维护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不断扩充原有技术体系、注重多学科互补、拓展研究和关注领域等措施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发展。

        尹娟
        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84
        摘要: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工作和编制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并提出“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 。城市设计是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和公共空间维护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不断扩充原有技术体系、注重多学科互补、拓展研究和关注领域等措施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发展
        引言
        城市设计是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和公共空间维护的重要手段,2017年《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城市设计地位进一步提升。《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中明确总体城市设计是与城市总体规划对应、具有统领地位的城市设计,王建国指出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处在法定的科学规划前置导控之下,因此相较于其他层次城市设计类型更具有操作实效性,对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能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城市设计体系长期处于粗放的编制管理状态,导致总体城市设计在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过程中存在概念内涵不清、内容体系庞杂、成果转译低效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其规划能效。
        1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不断引进国外优秀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案例,并应用于国内的实践。如1998年的《深圳城市规划条例》,首次在地方行政立法中引入了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内容;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了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另一方面,城市设计长期被看成是法定规划的有益补充,但往往侧重对具体项目建设形态的指导作用,对总体城市设计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引导作用则重视不够。相较于实践,在总体城市设计学术方面的研究堪称活跃。西方的总体城市设计经典案例时常见于论文写作或教材编写中。从广为人知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戈涅的“工业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等经典作品中,不难发现,这些设计构想都是试图用一种理想化的整体城市设计的手法去实现对理想城市的追求。由此可见,总体城市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非常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彰显风貌特色。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编制规范和技术标准,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始终处于“各显神通”的状态,成果的差异性也极大。同时,各城市普遍存在被诟病的压力,如千城一面、公共空间不足、环境品质滞后于经济发展等,因而,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呼声也非常强烈。2017年,住建部制定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其中第八条专门定义了总体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报批程序,即“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并可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总体规划一并报批”。
        2总体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发展策略
        2.1以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价值为目标扩充原有技术体系
        随着研究范围及层次的扩展,总体城市设计原有的技术体系势必会进行扩充,从以提升城乡空间绩效为目标转向以提升涵盖自然与城市的全要素国土空间品质为目标。在原有常规的内容体系之外,建议总体城市设计增加如下内容。一是进行市域空间格局研究。

在全域尺度上认知城市空间特征,对影响市域总体空间形象的地形地貌、景观本底、生态特质、水网肌理、历史人文进行研究,提出规划策略,建立全域性、系统性的管控体系,塑造具有独特特质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形态,同时针对不同形态类型的区块进行分类管控。二是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是这次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目标之一。随着农村工作近些年愈发受到关注,城乡关系面临着新的定位,城乡收入差距、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均、乡村人居环境短板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议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再发现与再利用,关注城乡接合部的风貌塑造与管控,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互相“借景”,城市中有田园风光,乡村中有便利设施,以实现高质量、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发展目标。三是注重不同层次空间网络的衔接。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总体城市设计所确定的开敞空间、结构绿带、隔离绿地、绿道系统等应融入市域生态网络之中,在中心城区加强空间修补,强调空间秩序性和整体性,在市域范围内加强对郊野地区的风貌梳理和景观格局的建立,保证自然景观格局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建立全域尺度的蓝绿开敞空间系统,为市民创造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2.2注重更加广泛的多学科互补,增加定量分析工具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将土地、生态、农业、气象、地理、海洋、防灾等多种规划类型纳入体系之中,总体城市设计需要在思维、语言、平台、底图上与这些学科进行协同,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跨学科共识,从而顺利纳入共建、共享、共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不同于小尺度的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本身偏重于管控性、宏观性和综合性,应当在后续研究中更多地引入定量分析工具,增强编制的科学性和思维理性,应当关注编制载体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向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转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3拓展自身的研究和关注领域
        相比传统城市规划的研究范围,国土空间规划将关注点着眼于整个国土空间,即国家主权和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这其中,既包含城市空间,也包含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相比传统的总体规划,其规划范围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目标。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体系中位于统领地位的设计类型,自身的研究和关注范围应该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以贯彻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精神。建议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领域突破传统的中心城区范围,扩展到全体市域,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也可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只不过两者的关注点和对象各不相同。市域层次以三维空间的生态管控为主要抓手,主要研究重要生态敏感区、乡村地区、郊野单元、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重点关注城乡风貌融合、大尺度景观格局、高敏感度生态斑块等内容;中心城区的层次主要研究传统城市集中建设区的空间逻辑、结构特征、人群活动等领域,对这一区域内的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综合管控和引导,并且指导下一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城市设计乃至建筑设计的编制。两个层次的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成果组成部分,建议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报批、实施和监测,作为从三维角度管控全域自然生态要素和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结语
        自2019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思路与方法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总体城市设计也要作出及时的响应,以顺应国土空间治理的大局。在“区域—城市”层面,总体城市设计需要解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层级、各领域、各要素的诸多问题,其工作理念和实践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管理办法[N].中国建设报.2017-04-13.
        [2]赵民.论新时代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实践与政策导向[J].城乡规划,2018(2):8-18.
        [3]潘海霞,赵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历程、基本内涵及主要特点[J].城乡规划,2019(5):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