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期   作者:薛振杰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作为城市最宝贵的基础资源,如何科学利用、合理规划、统筹管理是城市规划工作者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薛振杰
        4101081988040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作为城市最宝贵的基础资源,如何科学利用、合理规划、统筹管理是城市规划工作者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而城市规划用地管理是保障城市规划合规实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协调各方矛盾权益和完善城市规划的必要手段。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重点探究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用地规划;管理探究
        引言
        城市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角色,随着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城市建设用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用地规模呈现“片状式”建设、重复建设、不协调性建设以及功能区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使城市建设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项目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既是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保证,又是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的继续。
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概念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质就是为了确保建设用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的依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确保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性、节约性。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为狭义的规划管理,狭义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本质上就是指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需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就是根据《城乡规划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用地边界以及位置进行核定,提出相应的规划条件,对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进行核发的过程。
        另一个方面为广义的规划管理。广义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本质上就是指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当前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建设用地开发活动进行合理的规范引导与调节,在建设用地中落实城市规划设想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包含的人地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从根本上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使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与利用符合城市规划中的相关要求。
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重要性
        建设用地存在逆转困难性。城市起初基本都是农村,通过规划修建道路,盖起高层建筑,逐渐发展成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在不断调整,规划面积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即农村城市化。就是对土地稍加改造就能向城市方向发展,但建成后的城市若想回归农村原始生态或者是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工业生产等其他建设会对土地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和不同程度的污染,想要恢复原貌或改变土地用途,将在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工业区建设就需要考虑污染问题,我们以前的发展模式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随着观念的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再走老路子。在城市规划用地的过程里,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工业区的用地位置,降低工业污染对城市空气、土壤和水源的破坏。由此可见,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用地、优化了城乡用地布局结构。
3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现状
        3.1城市规划编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城市规划必须放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和层级来看。这就涉及科学划分城市规划区,具体指标有地理环境、区位、资源、人口以及交通教育医疗等人文要素。地理要素肯定是基础,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地空间等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核心—人口。有了生存基础,才能谈发展问题。人口、区位、资源等都可能成为发展的主导要素,其发挥程度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定位和发达程度。很多因素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正确认识规划对象,才有接下来的流程。


        3.2城市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的现象并存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为了尽快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不惜代价加大力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占地面积人均最低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土地面积和利用率在不断扩大,但是人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不协调矛盾还依然长期存在。由于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人们可以无偿获得土地,这导致一些城市普遍出现征地多用地少,甚至出现荒地等问题。城市土地过度开发以及和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这两个问题并存,导致相关的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3.3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不清晰
        有些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无暇顾及长期的城市经济效益。例如,在城市中开发一些高新产业园区、新型科技园以及物流中心等,从短期来看,似乎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经济的作用,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会在发展中付出巨大的代价,例如,逐渐会出现浪费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问题。
        3.4配套工程建设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公用配套设施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与规划设计要求有所降低,分布也不太均匀,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校配套规模严重不足,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另外,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导致部分城市建设过程中配套的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要求,造成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较差。
4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议措施
        4.1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应在对规划区土地利用的当前状态、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必须坚持一定的基本准则,以达到一定的权威性,必须针对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提出明确的目标体系及其约束条件,强调决策目标的系统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并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可调性及应变性,在此过程中积极提倡多部门、各专家与技术人员以及土地使用者的参与性,从而完善规划决策。只有符合社会大多数利益的决策才能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规划决策才能使政府决策具有法律的威信,才能够在执行过程中减少各种阻力,保证决策的实施。
        4.2增强建设用地规划编制时的预测准确性
        在建设用地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应能够克服技术问题,采用合理的现场调查,结合人口及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合理准确的预测模型,使规划能够满足用地需求,二用不造成浪费,只有解决了编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才能编制出具有指导意义并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其次,在预测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时,不搞一刀切,不盲目遵从上级的的干预,在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增强规划者对土地经济运行的合理预测,以确定合理土地规划。
        4.3严格建设用地规划的审批流程
        建设用地规划审批部门应依据法律和政策要求,以土地规划的控制性指标为基准,核发规划建设建议书,并在此基础上审核建设方案,当建设单位已经按照建设规划建议书的指标完成了规划方案后,必须对上报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对于那些违背了控制性规划的设计方案应不予通过。对于审批后的建设检查以及竣工后的规划验收应当严格进行,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其处理,杜绝在规划审批后执行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5结语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土地合理规划尤为重要。网络技术是城市建设的助推剂,只有处理好用地过程中的各方矛盾,城市建设就是成功的。以上是对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城市建设必须和生态理念相契和,才能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城市规划用地问题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7):1-1.
        [2]贾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顶层设计的思考[J].规划师,2017,33(02):42-47.
        [3]梁俊.浅谈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8,(2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