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貌规划设计中乡土元素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期   作者:赵维
[导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规划成为了热点议题。

        赵维
        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84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规划成为了热点议题。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在“生态宜居”方面提出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风文明”方面提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发展的载体,乡村风貌整治是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最基础,也是村民们最为关心的部分。在提升乡村环境风貌的过程中,应突出乡土元素的应用,体现乡村特色,切实满足村民需求,真正达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风貌;规划设计;乡土元素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大力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村中民居的立面改造,既要保留建筑的乡土特色,也要维持一个村子内的民居风格统一。同时建筑风貌也要与当地自然生态相生相融,较大限度保留住乡村原始风貌;要把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乡村呈现美丽宜居新风貌。
        1乡村风貌要素构成
        国内对乡村风貌要素研究较少,有学者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包括大地景观、聚落(自然村)、建筑物三个层次。山体、水体、植被是构成村域大地景观的主要因子,街道空间、开敞空间是乡村聚落风貌表达的重要载体,建筑风格、层数、色彩、屋顶形式是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关键要素,也有学者从实施与管理角度,将风貌要素分为协调引导要素、刚性控制要素和宣传引导要素等。基于乡村风貌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乡村风貌是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由生态、道路、建筑、空间、文化等诸多风貌要素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乡村风貌构成要素可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物质空间要素和社会人文等非物质空间要素,物质空间风貌要素包括含山、水、林、田、村在内的整体乡野田园环境要素,沿道路、水体的线性景观要素和建筑、公共空间等节点景观要素。社会人文风貌要素包括社会要素、人文要素、邻里交往要素。
        2乡村风貌规划设计中乡土元素的运用
        2.1建筑立面风貌改造
        乡村建筑立面是构成街道风貌的最主要元素,直接影响乡村街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因此在乡村建筑立面风貌改造中,最重要的是注重整体性和因地制宜,整体建筑风格协调统一以及体现当地特色。乡土元素中的人工乡土元素和非物质性乡土元素是主要的挖掘对象,尤其注意探寻村庄现存的老建筑,这些建筑通常会保留许多传统元素,例如屋顶形式、墙面材质、建筑色彩等。将这些传统乡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确定立面改造方案。
        2.2景观环境设计
        乡村景观环境也是乡村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景观环境的营造不仅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还能展现乡村的乡土风情、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村域范围的景观环境设计,首先应保护乡土自然元素的原貌和格局,如乡村在地形地貌、水系等方面有地域特色,应在设计中凸显出来,与村庄居住聚落形成良好的空间关系。村落范围内的景观环境设计主要体现在村庄入口空间、公共空间、景观节点、街巷与院落等的营造。不同于城市景观的是,乡村景观应是小尺度、小规模、形态自由的,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使人置身于乡村场景,引发乡愁情怀。各类乡土元素例如村内一颗古树、一口古井,或一段史迹、一个习俗等都可以作为主题来营造景观空间。在细部材料的运用上,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村庄内最常见的材料,如红砖、瓦片、竹子等,将景观与乡村融为一体,勾勒出质朴天然的乡土景象。


        2.3田园产业风貌
        受到区域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村庄的种植形式与种植作物甚至于村庄经济产业都不尽相同,在平原区域的村庄,由于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限制较小,此类村庄适宜发展种植业,种植的规模也较大;在丘陵区域的村庄,由于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此类村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将缓坡场地改造为梯田或是种植果树、茶叶与适当放牧;在山地区域的村庄,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对种植农业的影响和限制也较大,一般只能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因此,在营造优化村庄田园风貌方面,一方面,应依据地域文化特色,明确优势产业,明确划分种植区域,分析优化田园种植形式,形成整体田园风貌;另一方面,可根据村庄基调树种与特色树种提出绿化种植组织建议,为村庄的绿色景观提供指引。产业作为村庄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是支撑村庄不断发展的催化剂,在结合村庄发展所处的环境与自身发展的水平的前提下,村庄的建设也应该注重于农村自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或是引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与产业,资源形式多样化、产业化,提升资源优势与地位。以农村自有资源的利用开发为基础,注重产业的高附加值,使农村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农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2.4自然生态风貌
        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乡村的空间结构,为乡村提供得天独厚的天然“背景”风貌,位于湖南省的吉首市西部的德夯风景区,山地起伏,绝壁高耸,重峦叠嶂,形成了很多天然陡壁、瀑布等,气候宜人,自然风光迷人。村庄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利用天然优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位于绩溪县的太极湖村,缘溪河穿村而过,呈现一个“S”形,西边是村庄,东边是农田,整个村落看起来就像一个太极图,展现整个村落的风貌。从国内的生态空间不难看出,不同的海拔地势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自然的生态环境为地域构建了乡村独特的风貌基底,是相当珍贵的风貌元素。拉姆绍是德国慕尼黑与国王湖之间的小镇,沿河而建,坐落于山谷之间,一条乡村公路穿梭其中,与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融为一体。通过观察国外生态环境可以看出国外的乡村更多依附于气候,不同的气候,造就不同特色的乡村风貌,并且重视当地的生态环境。
        2.5乡村建筑空间风貌
        建筑空间是乡村或者小镇的活动载体,包括民居和公共建筑等,不同地域的建筑在材料、颜色、造型等方面存在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不同的乡村风貌。四川甲居藏寨的色彩极具特点,主要采用砖块、石材建造;古北水镇号称小乌镇,是北方的水镇,按明代的门楼风格建造的,灰色的图案,独具一格。无论是色彩,还是材料,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貌。国外的建筑空间相比国内更加丰富多彩,法国的格里尼昂小村,兼具优雅和浪漫,除了有薰衣草环绕,建筑的门窗也都装饰有绚丽的鲜花;日本的合掌村多用特殊的稻草编织起层层屋顶,特别是两边的屋顶像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样,形似佛教徒双手合掌的姿势,因而得名。可抵御严寒,减少受风力,使得屋內冬暖夏凉,更适合人居住。
        结语
        乡村风貌规划的精髓是展现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人文元素,将乡土元素融入到乡村风貌建设中,既能够保存乡村原始风貌、留住乡愁,又能保护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乡村风貌的提升能够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给村民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真正做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吴泽玲,石小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容村貌提升整治设计探析:以重庆某乡村风貌整治设计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9,39(21):179-180.
        [2]李坤,李冰.美丽乡村传统风貌与环境整治提升规划研究:以北京大兴区赵县营村为例[J].城市住宅,2018,25(06):2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