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期   作者:谭星月
[导读] 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对象,并探讨其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需要遵守的设计要点。

        谭星月
        湖北邦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黄冈市 438200

        摘要:目前,城市化建设迅速,海绵城市设计方案由于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发生降水时第一时间收集雨水资源,并且在干旱时将存储的雨水资源直接调配利用,因此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当前已经在多个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进行使用。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对象,并探讨其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需要遵守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引言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很好理解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设立一些水源疏导系统及水源储存系统,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既能够储水又能够将多余的水源及时排出,及时应对各种自然界的灾害。这样,在自然气候较为干燥的时候城市便可灵活调动储水系统中的水源来维持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另一方面,到了每年雨季的时候雨水疏导系统能够将城市道路中的积水及时进行清理,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并能够将这些多余的水源科学合理地运送到水源储存系统之中。
        1概念与作用
        1.1?海绵城市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保证人们可以舒适地生活在城市中,很多城市都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改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设置各类海绵设施以保护环境为基础进行城市道路改造。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突发暴雨导致的内涝问题通过安装雨水收集装置,把收集到的雨水进行集中净化,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大数据的方法,分析出城市水资源的构成,加强对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视,做好水资源的处理工作,为排水协调提供支持。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可以解决城市的雨水问题,例如在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缺水,可以通过收集雨水的方式把这些雨水资源运用到浇灌植物上;而南方城市多雨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可以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减少内涝等问题。处理雨水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如武汉是千湖之城,将原有的河流湖泊进行生态保护就可以把其作为城市的储水资源。二是将雨水资源收集起来后浇灌绿化带、公园里的树木等。三是利用现代技术来建造基础设施海绵体,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进行重新修复,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水环境。
        1.2?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就包括道路建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车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提高了道路的使用率,每年出现道路损坏的情况越来越多。道路损坏的原因不止受到通行量的影响,还受到雨水天气的浸泡,地基出现损坏,为了减少洪涝灾害和道路损坏,可以在雨水多时将雨水资源集中在一起,将这些资源通过转换利用的方式,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在城市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更好地清洁城市,给绿色植被带来雨水补给,也可以及时补充地下水,有利于推动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
        2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
        (1)根据道路类型、径流污染程度和周边可利用空间,因地制宜,通过合理布置各类雨水控制利用措施,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对雨水进行回收、净化和利用。(2)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绿化带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用于收集和处理沿线相邻车行道、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径流雨水。(3)需要采用管道排水的区域,应充分利用绿化带的净化作用,在道路路缘间隔设置豁口,通过竖向设计使道路雨水首先进入绿地内下渗截污,再由设置的溢流口进入雨水管网。(4)在人口密度高、车流量大的区域,提高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标准。在雨水干管中途或末端受空间条件限制无法应用雨水塘/湿地等生态措施的区域,必须设置沉淀池、旋流分离器、初期弃流、截污滤网等处理设施。(5)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路面结构层。(6)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塘等措施的布置应与道路绿化和景观紧密结合,塑造水环境友好的城市道路景观。(7)在道路雨水管道入河口处设置雨水塘/湿地,雨水管道出水经雨水塘/湿地处理后,通过溢流设施排入河道。


        3优化方案
        3.1?人行道渗透优化方案
        人行道的设计是城市工程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因此,将海绵城市的原理应用到人行道上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不透水的人行道也就是传统路面也被称为硬路面被用于城市建设。虽然其路面硬度高且经久耐用,但是由于透水性差,人行道路面雨水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路面吸收,大部分只能通过路面径流排入道路雨水管道内,雨水径流路径较长,人行道路面一旦变形就会产生局部积水,长时间与人行道基层接触,形成坑洼。每当下雨时,人行道上都会积水并打滑,人们走上时容易受到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传统道路吸热效果更好,热反射效果更好,因此可以提高较高的城市热岛效应,从而影响了都会生态环境。在海绵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材料,以确保雨水一落下就可以流入地面,混凝土从孔中渗出而不会积水,并且人行道上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渗透性混凝土的空心性特性,它可以自身渗透排水,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排水,从而减轻了排水系统的负担。而且咱们加入铜尾矿于混凝土中,铜尾矿可以轮回经济、废物利用。同时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处我们使用传感器,将应变片植入混凝土中,应变片会通过感应水流和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反应出数据,快速传给市政,市政更加有效精准地提前做出预防措施。
        3.2?车行道渗透优化方案
        在市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车辆路面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许多城市,市政道路所用的材料是不透水的硬质人行道,容易积水。当水量较大时,会阻碍地下水的正常供应,造成热岛效应。如果在道路上使用海绵原理,则应利用渗透性强的道路来削减径流和回填地下水。在实际设计和运营中,路面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铺面,中下层材料尽量不采用透水性材料,以防止雨水过多渗入而损坏道路和路基,利用透水性强的路面和其他不透水质料。当降水遇到路面时,会沿着横坡流向看不见的沟渠,然后流入滤水井和绿化带。实现降水的排放和二次操纵。
        3.3?对绿化带的设计
        绿化带的建设必须结合对城市外表、空气改良以及涵养水源等一系列因素开展,海绵城市在绿化带的运用较多的为设置下凹式绿地。以径流总量及径流污染控制为主要目标,采用以渗透、截污净化为主的海绵城市技术。在下凹式绿地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开口立缘石,开口缘石后面设置卵石缓冲带以控制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减小雨水对绿化带的冲刷。下凹式绿地内设置溢流式雨水口。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雨水通过靠口缘石进入绿化带内,经卵石缓冲带过滤后进入下沉式绿地内进行蓄水,当蓄水深度超过溢流式雨水口后,通过溢流式雨水口进入道路下市政雨水主管,排入周边河道。科学布置绿化带植物,以水生植物为主。对于降水的处理过程开展集水时要设计多个出入口,让降水可以从周边汇入地下集水体系从而完成储水。大多城市存在化工厂,进一步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直接使用降水会对绿化带以及街道造成一定的损坏,经过处理后把收集的雨水中的酸性杂质过滤干净,让其可以进一步循环、不伤害绿化带。把植被生长的土质以及附近水道开展建设工程,运用海绵城市对其开展合理的土质改良,对绿化带的集水系统以及储水系统开展进一步改良设计,让降水在处理以及收集过程中所流经的水道能有功能区分,把降水处理干净后的质量指标当作规划设计的标准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有效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要将市政道路建设成一个吸水的海绵体,在市政道路设计任务开始筹划时就需要因地制宜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只有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才可确保取得的设计成果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谌东华.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8):278-279.
        [2]张波.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排水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19(3):34-36.
        [3] 王超.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2):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