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期   作者:杨娟
[导读] 现阶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合同是企业交流与沟通的工具
        杨娟
        杭州同一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阶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合同是企业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是市场经济主体双方、多方确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明。随着法治经济的发展,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利益的最终决胜口。
        关键词:企业管理;法律风险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企业的发展形势虽然还比较乐观,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风险管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企业管理而言,法律风险是比较重要的一类因素,值得企业管理人员投入更多的关注度。
        1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按照各自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类别划分:①按照企业法律风险问题的形成原因与企业之间的关联进行划分,可以将企业法律风险分为直接法律风险和间接法律风险。②按照企业法律风险问题与工作人员的主观思想以及个人行为之间的关联进行划分,可以将企业法律风险分为主观法律风险、客观法律风险。③按照法律风险问题的出现源头进行划分,可以将企业法律风险分为内部法律风险以及外部法律风险。其中,外部法律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改变,造成企业内出现法律风险。企业外部法律风险具有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企业管理人员很难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大多数的企业外部法律风险是没有办法防控的。所谓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内工作人员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规范,对企业生产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法律风险。通过签署具有效力的工作合同以及协议,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的出现,对企业开展内部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意识
        新时期,企业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和意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针对当前企业知识产权易于被他人模仿、抢注等方面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领导人员要加快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有效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全员上下形成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切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运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内部管理队伍,落实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在知识产权竞争中经常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别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因此在接下来时间里,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工作,促使其树立高度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以便于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在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2完善企业合同的管理工作
        就企业本身而言,合同法律风险是最常见、最易发生并且影响很大的一种风险,所以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第一,在合同签订前做好审核工作,尽可能降低法律风险。因为合同签订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环节,且还能直接决定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每一个条款都不能马虎,可以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或企业专员来对合同进行审批核准,最大限度地保障条款规范,最大化企业效益,防范由于合同存在漏洞而导致法律风险。第二,将合同条款管理与审查的方法尽量细化。企业不仅要重点审查合同的签订环节,还要对具体条款与内容展开细化性的审查,避免因为表述不明确而出现法律纠纷。企业的合同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金额比较大,一般情况而言,若是企业的产值是20亿元,外购的成本为50%,那么销售买卖的合同金额总共就有23.4亿元,而再加上其余的一些对外投资、融资等,合同的金额将会更加庞大。
        2.3审查合同语言的规范性
        审核合同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是对合同文本中的字、词、句等进行审核,避免一些字句上的纠纷。合同文本是将抽象的权利义务固化出来,准确性是其内在要求。

用词的规范性,要求合同文本使用非歧义的文字,来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例如定金与订金,仅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不同的法律规范。④但这并不代表,法律禁止使用含有歧义的文字。在交易地位不平等的双方,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为了尽快把握商机,往往在语言措辞上进行妥协。因此,在赋予合同语言歧义时如何把握模糊度,是合同审查的关键与重点。对于度的把握,其实就是分析有歧义的合同语言背后是定性问题还是定量问题,有歧义的文本是否影响到合同的性质。同时,把握歧义语言的倾向性解读,以“理性第三人”的身份解读语言内涵。
        2.4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企业依法进行项目建设、后期维护和发展壮大的根本依据,依据法律合法进行项目建设是企业开展项目的一大原则。企业应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业务经验积累,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完善。让法律法规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领域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对企业的职权规定以及保护,对民众的保护以及项目细则的规定等。比如,当因为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安全事故,不论其中具体的原因,企业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这是企业处于被动的一面。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事件处理的根本依据,既是对个人的保护也是对企业的保护,极大促进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与此同时,在法律法规的建立上,国家政府应针对行业的目前的状态、发展规划和总目标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内部法律部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企业在促进国家建立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应根据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根本需求,完善企业内部的法务部门,提高对法律风险的控制能力。首先,法务部门应充分采纳业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补充和完善企业现有的法律风险控制制度和规定,为企业更好地开展业务做好准备。其次,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法律风险预防控制系统也应随着一起健全,详细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利用法律的手段为企业每个领域的工作保驾护航,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软实力。
        2.5健全企业人力资源风险防控制度
        企业要使用科学、合法的方法,依照相关法律规范开展公司劳动人员合同签署、合同管理、薪酬支付、职员变动处理以及职员违规行为处罚等工作。企业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风险防控制度之前,要重视职员离岗方面的处理工作,对离职原因不同的职员实行对应的管理手段,避免出现劳务争议事件。除此以外,企业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开展企业机密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其中包含出境、入境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职员薪酬的明确以及出境补偿资金等。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建立起严格的仲裁案件管理体系,对违反法规的职员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6加强对法律政策的学习和重视
        第一,企业的管理层与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专业性法律知识。通过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能够让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管理与决策时尽可能规避一些法律风险,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导致的违法行为,或者是引发严重的法律纠纷。第二,尽量让整个企业都具备足够的法律风险意识。即使企业并不需要每个员工都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但是,至少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法律风险意识,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还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法律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在降低法律风险的指导下,确保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有效避免出现法律纠纷。
        结语
        法律风险问题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企业要对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不断反思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逐步探索法律风险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承铭.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0):248-249.
        [2]吴福庆.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问题刍议[J].法制博览,2019(20):166.
        [3]姜红艳.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8):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