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期   作者:梁图强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梁图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应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也开始增多。这种模式能够在传统的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设计与施工的应用策略,使其能够有效融合,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因此,合理应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工程项目的可靠性,提升建设质量与效率,有效降低投入成本。本文首先分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概念,随后结合实际项目概况,深入研究优缺点及应用重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策略
一、 引言
        EPC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建筑工程效率的有效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向着国家化的标准看齐,因此为了实现EPC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进行分析,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远转,有效地发挥EPC的作用。
二、 EPC的含义
        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首字母缩写,是在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的标准,是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像国际化标准看齐的标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管理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建筑工程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PC是指业主委托公司,并且签订相关的合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公司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通过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实现工程的发展。在当前发展阶段,EPC模式进行相关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转。,从而让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 应用EPC模式的优缺点
        3.1 优点
        应用EPC模式可以有效强化管理效果,进一步完善设计、采购、施工流程,使承包商能够处理基础工作环节,降低业主的管控难度。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工作量,实现招标集中化,加强整体控制融合效果,实现项目的最终建设目标。通过缩短基础设计与施工的周期,EPC模式能够将设计与采购步骤加入合同,让业主有权命令承包商继续优化管理方式,降低项目所需时间,达到良好的预算控制与规划效果[2]。由于项目本身的预算已经进入合同内部,因此承包商可以在保证设计质量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规划方案,达到良好的控制目标,解决降低工程造价带来的风险问题。此外,EPC模式下的承包商具有良好的自由度,可以将监管权力进一步提升,实现造价把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相关团队需要在选择应用策略的过程中,加强调研信息收集,并将其整理为可靠的应用数据,实现选择最优化的效果。
        3.2 缺点
        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整体预估难度高,因此EPC模式可能会出现合同金额估算问题,不利于技术方案的分析与抉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大致范围进行分析,并采取平衡性措施,完善方案应用体系,尽可能实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由于EPC承包模式的内部承包商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可能出现设计施工要求较为苛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团队需要加强本次项目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保障设计流程、采购流程、施工流程能够正常进行,实现良好的需求目标。


四、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应用重点
        4.1 加强设计、采购、施工相互有效连接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如果总承包商想要实现其资源的优化和整合,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加强设计、采购和施工之间的有效联系,并补充三个效益领域,加强项目管理,共享资源盲区,简化管理级别,提高管理效率。在项目施工之前,要求施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熟悉施工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施工设计、深化设计和优化设计,相互进行有效的配合。
        4.2 优化支付方式
        在相关合同条款履行中,可能会由于业主自身出现资金困难,难以正常支付款项,给承包商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风险,这也是承包商最不愿意承担的风险。为尽可能减小此类风险,承包商需重点关注其中关于价款分期支付的条款是否合理,包括进度款的划分、预付款占比等方面是否合理,需保证进度款支付和工程进度的一致性,并且做到以合同价款为基础,预付款应不低于10%,开工令生效需在承包商收到全部预付款后,质保金应在5%-10%之间,里程碑付款的分期划分需要保障工程的按进度用款,以尽可能减少承包商自行垫资量,降低可能产生的利息负担。除了对合同条款本身的关注外,承包商还应事先对业主的资金实力、付款能力进行详细审核,了解项目具体资金来源,自筹和贷款比例,还款能力等,尽可能选择有充足资金实力的业主,减少自身资金风险。
        4.3 健全法律法规
        为尽可能减少此类风险,承包商需将复核合同真正看作自己的义务。首先需认真审核相关法律文件,尤其是认真研究《民法典》合同编第十八章建筑工程的内容,以及我国现行《合同法》《建筑法》及EPC总承包合同范本等,对其中所涉及条款进行一一对照,找出其中存在的疏漏和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正。其次,需审核价款的构成和计价货币,必须在合同中明确体现因汇率、利率而产生风险的分担办法,注意分段支付的设定方式是否合理。由于EPC合同的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业主方面所提供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也由承包商负责,而这些都是会增加总承包商风险的因素,当总承包商认真审核合同并发现这些来自业主方的问题时,应要求业主给予书面澄清,或在报价中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内,在建议书中应避免过于笼统的承诺。
        4.4 进行成本控制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可以有效的缩减生产成本。为了实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的作用,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加强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为企业创造更改的经济价值,实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的有效应用,提高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保障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工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并加强流程可靠性,实现良好的交付目标。根据本次工程对应的分析内容,能够发现EPC工程总承包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宗宪金.基于“PMC+EPC”模式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14(05):64-66.
[2] 李琴.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制模式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J].山西建筑,2014,40(21):269-271.
[3] 黎恒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3(18):215+217.
[4] 邓英.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J].企业导报,2012(17):58.
[5] 王德贵.工程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队伍建设探索及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