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杜德义
[导读]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世界正走向新经济基础形态。
        青州市庙子镇财政金融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2503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世界正走向新经济基础形态。本文通过对新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探讨新经济对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只有理性判断新经济的存在价值,才能合理完善财务会计发展模式,将会计工作的重点从信息加工转变为信息分析与运用,实现会计领域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新经济现象;财务会计;从业人员
        一、新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尽管当前“新经济”一词炙手可热,但迄今仍缺乏公认的定义,对其内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读。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文献和研究报告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试图从中找出各方的共识。
        1.新经济的定义
        对于其定义,学术界和实务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各自基于自己的视角和认知,给新经济下了很多不同的定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新经济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定义。
        2.新经济的内涵
        由于新经济尚无确切的定义,导致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内涵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新经济的内涵包括信息经济、高科技经济、知识经济、人本经济、创新经济、风险经济、创业经济、共享经济、注意力经济、全球化经济和数字经济。其中,人本经济是指价值创造的最大贡献者不是手握雄厚资金的资本家,而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知本家”。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进入新经济时代,智慧资本超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在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报告中,与新经济密切相关甚至相互替代运用的其他术语包括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和创新经济(Innovative Economy)。这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颇具规模,构成了新经济的大致内涵,虽然它们难免交叉重叠,但各有侧重。笔者认为,肇始于信息革命,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共同构成了新经济的基本内涵。
        二、新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1.新经济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辅相成,如果持续经营假设不成立,会计分期的必要性将荡然无存。正因为将企业视为持续经营的主体,才有必要按月度、季度和年度等将企业的持续经营长河截取若干财务报告期间,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在特定期间或时点的经营状况。会计分期的必要性除了与持续经营假设密切相关,还与会计信息化水平高度关联。在旧经济时代,企业的会计信息水平不高,更谈不上智能化,会计分期假设高度概括了财务信息滞后性反映的环境特征。进入新经济时代,得益于信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实时会计指日可待。在财务会计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颠覆性变化的情况下,学者们对于会计分期应否继续作为会计基本假设存在着不同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实时会计说明会计分期假设略显多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时会计表明会计分期假设得到强化,会计期间的颗粒度有望进一步细化为日、时和分。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新经济时代给我们的启示是:会计分期假设因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强化,而非弱化。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已不再满足于“雨后送伞式”的季报和年报,实时报告将促使会计分期进一步细化,零时滞的财务报告呼之欲出。
        2.新经济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会计的空间界限,界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边界,将会计主体与市场、其他主体以及主体的所有者严格区分开来。

在旧经济时代,企业信奉的是“单打独斗闯天下”的经营理念,经营相对独立,边界泾渭分明,有形资产占绝对主导地位,会计主体容易识别。而在新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定成败”成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和生态网管理,普遍采用外包、众包和联盟等资源整合战略,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显著提高,生产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开发商、品牌代理商、产品经销商之间结成“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无边界组织”应运而生。刚性组织逐步被液态组织所取代,自由组合、自由流动成为新时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自由组合、自由流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完成任务后随即解散或转手,造成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边界日益模糊,会计主体的识别变得不易,甚至困难重重。
        三、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探讨
        1.新经济对收入确认的影响
        新经济本质上是创新经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新业务和新业态。对于提供网络出行、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新型服务的平台企业,其收入如何确认是新经济时代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虽然采用总额法和净额法不会对利润产生差别性的影响,但其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十分重大。对于很多新经济企业而言,营业收入这个利润表的首行项目比末行项目更加重要,因为不少新经济企业是亏损的,资本市场不可能采用市盈率对其进行估值,市销率往往成为这类企业最重要的估值方法。此时,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就有可能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
        2.新经济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在旧经济时代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一些财务分析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和市净率,到了新经济时代开始失灵,甚至可能产生误导。1903年杜邦公司发明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杜邦分析法,是旧经济时代评价企业管理层是否有效履行对股东财务责任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在新经济时代,继续使用净资产收益率评价新经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将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可能诱导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迫使其减少虽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但会导致短期利润下降的无形投资,如研究开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专利申请、网络更新、数据收集、市场开拓、客户维护、品牌建设、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支出。尽管这些支出具有明显的资本支出属性,但现行会计准则认为这些支出能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一般都要求将其作费用化处理。二是可能导致业绩评价的不公平,除了将上述无形投资支出费用化从而导致低估新经济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外,现行会计准则对无形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采用高于有形资产的确认标准,造成诸如数字资产和智慧资本等大量无形资产未在会计上得到确认,进而导致新经济企业的净资产被低估。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经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和分母均严重失实,以此评价新经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3.对平台资产处理方式的影响
        数字平台在新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网络效应是数字平台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为了支持海量的用户,数字平台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形成价值高平台资产。平台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平台用户量及其使用频率。在旧经济时代,企业有计划地开展折旧和摊销,就是为了弥补固定资产跟无形资产的价值损耗,而平台的整体资产可以随着用户的频繁使用而不断增值。
        结束语:我国现在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对于我国会计行业来说,一方面要完成工业经济时代所遗留下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完成新经济时代所赋予的任务。这对财务会计的发展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挑战。所以,财务会计在转换观念的同时,要对新经济下资产等因素进行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促进财务会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湘州,陶李红.新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会计创新——从“后视镜财务”到“导航仪财务”[J].财会学习,2020(05):25-26.
        [2]黄鑫.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